
我爸爸
谢不邀。应该说近50年来都很优秀的设计好吗?10年真的太短了。看看这些60年代设计师的经典作品,现在都在被沿用。by Verner Panton
60年代末,美国宇航员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这一事件辐射到设计上就是大量金属元素搭配简洁线条营造出的强烈未来感。这些经典设计影响深远,沿用至今。by Achille and Pier Giacomo Castiglioni by Paolo RizzattoDesigned by Verner Panton for Louis Poulsen, Denmark. 1960's. Plexi glass and lacquered steel.Globe lamp by Verner Panton(1969)The Ball Chair was designed by Finnish furniture designer Eero Aarnio in 1963. Sanyo Health Capsule, Osaka World Expo 1970
色彩丰富多元化的室内设计▼
属于作者原创。未经许可。
@王昊诚 提到了那么多,基本上当代的伟大设计师都写到了,之后我再补充我的一些私货,可能这些设计师还不是那么的有名,可是做的东西非常有趣,或许有成为大师的潜质。(多图预警)
首先,想说一下,有一些很重要的设计师被 @王昊诚漏掉了,
比如说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http://www.bouroullec.com/
谈到当代家具设计Bouroullec兄弟肯定是跳不过去的,从97年被Cappellini看中,到02年给Vitra设计的“Joyn”一炮而红,兄弟二人的名气如日中天,合作的品牌也都是大名鼎鼎,Vitra, Kvadrat, Magis, Kartell, Established and Sons, Ligne Roset, Alessi, Issey Miyake, Cappellini, Mattiazzi, Flos, Mutina, Hay。如果有哪位设计师能和这些品牌中的随便一个有合作的话,也足够有资本吹嘘一阵的。可这兄弟俩一口气合作了这么多,可想而知他们的设计是有多大的魅力。
Osso chair design for Mattiazzi(下图)
背部线条简直太迷人了!
Steelwood chair for Magis (下图)
木头与不锈钢的结合非常耐看,这是一张极有可能成为经典的椅子
Vegetal chair for Vitra(下图)
有幸在Vitra的上海代表处坐过这张椅子,作为一张户外椅子真的很舒服,大家有兴趣还可以登陆兄弟俩的网站,上面有好多关于这张椅子的手绘草稿,像一幅幅抽象画一样,可见兄弟俩的品味和造诣。
第二位不能错过的设计师,我觉得是日本的吉冈德仁.//www.to/kujin.com/
其实说他是个设计师呢,他更像是一个艺术家,善于运用玻璃,水晶,以及其他白色或是透明的材料,营造一种非常梦幻的氛围。他83年在桑泽设计学校学习,遇到了赫赫有名的老师仓俣史郎。这位仓俣史郎是有多牛逼呢?他是艺术史里孟菲斯运动中唯一的以为日本人,而孟菲斯运动的地位有多高呢,你可以把这个运动理解为设计界中的文艺复兴。
碰到一个这么牛逼的老师不算完事儿,毕业之后他又到了三宅一生的工作室(三宅一生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作为一个工业和室内设计毕业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服装设计,可是在三宅一生的工作室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三宅对他的评价是:“我早就知道,只要我几天没见吉冈君,当他忽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总能给我看一些‘好东西’。他带给我的从来就只有惊喜。”
另外,这哥们儿上学的时候有个独门技能——“拿奖”,在东京学习期间他居然靠不断赢取大大小小的竞赛养活了自己。
如果这些只是代表了他学生时代的成就的话,那么衡量一个设计师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看他的合作客户了,近些年来,和吉冈德仁合作过的有宝马,尼桑,资生堂,三宅一生,无印良品,爱马仕,卡地亚,Moroso,Driade,Kartell(既然楼主说的是家具,那么后面这三家家具厂绝对撑得住场面)
如果说这些商业案例还是不够大师标准的话,那么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Vitra设计博物馆都永久收藏了他的作品,应该很说明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设计。
Honey-pop chair (下图)
就是这张椅子,被那三家牛逼闪闪的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PANE chair(下图)
这张椅子是包好了之后放在大锅里蒸出来的,好玩儿吧~
Element 系列家具(下图)
这套家具在设计界前几天也是火到不行,结构的设计真是神了,各种反视觉,反重力,反正就是震撼的你不行不行的,膝盖请拿走
Tokyo-pop 系列 for Driade(下图)
这套家具对于线条和比例的推敲简直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说它是件雕塑作品也当之无愧。
记得去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听吉冈德仁先生的讲座的时候,当他被问到如何平衡产品的功能和美感的时候,他说:“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也是产品功能的一部份”。这句话对我影响至今。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来自美国的老妖精,Karim Rashid http://www.karimrashid.com/
大叔祖籍埃及,幼年来到美国,喜欢粉色,喜欢自拍,喜欢大纹身,有个漂亮到不行的年轻老婆,一个萌化了的baby,以及一间叼炸天的大house。
漂亮老婆 ...... 你们猜她什么职业?
萌Baby
狂拽酷炫大house
看到上图左上角的照片没?那是她老婆洗澡的时候,他隔着玻璃门拍的,他自己说的......
尼玛人生赢家有没有!!!!!!谁说设计师都是苦逼来着?!
大叔设计的范围非常广,家具,产品,平面,包装,室内,建筑,汽车,媒体,时尚......(请问有啥是你不能设计的不?)而且众所周知,美国的家居设计品味烂到不行,欧日的设计师甩开他们八条街,可这位大叔不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为美国设计挽回了些颜面(这个见仁见智),而且还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风格。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酷大叔的作品:
koncord Stool for Slide (下图)
感觉要飞起来了呢~玩橘子的黑人妹子也很耐端详~
Bounce Chair for Gufram(下图)
设计师的脑洞还真的是大,不知道坐上去会不会有duang ~ duang ~ 的感觉
Salt and pepper mill (下图)
这个胡椒瓶的设计真的是太赞了,雕塑感极强,好像一对相拥而舞的情侣一样,黑色的那边装黑胡椒,白色的那边装白胡椒或者是盐。看着这个胡椒瓶觉得吃饭都香了呢。
Shoes(下图)
大叔设计的鞋也是棒棒的~
------------------------------------------------------------------------------------------------
好吧今天先介绍到这里,主要是介绍了一些我认为被王昊诚漏掉的重要设计师。
其实按道理讲,喜多俊之,Jasper Morrison,Macheal Young,Inga Sempe 都是应该被提到的当代重要家具产品设计师。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到100赞,我接着更新这些设计师哟~
到300赞,解锁前面提到的家具设计界的未来之星呦~
到700赞,解锁私人电脑收藏夹,海量干货呦~
大家加油呦~XD
------------------------------------------------------------------------------------------------
5月4日更新
过百啦~~~~~~~~~好开心XD
悲剧的消息是有两个很喜欢的设计师被 vere zhang 更新掉了... ... 本来我也想写Jaime Hayon 和 Edward Barber,Jay Osgerby的... ... 看来大家品味都还不错啊哈哈哈哈哈
好吧,正式开始,上次说到更新后面的那几位设计师,可是除了Inga Sempe 另外三位貌似最近有些不怎么活跃啊... ...这些大师当年都曾经风光无限,奈何岁猪刀啊,所以就先贴上他们的网站,有兴趣呢,打开看一下【喜多俊之 Toshiyuki KITA】 , 【贾思珀.莫里森 Jasper Morrison Ltd】,【迈克尔.杨 Michael Young】
今天主要说说我喜欢的年轻设计师。
隆重介绍第一位,法国萌妹子设计师 Ionna Vautrin//www.ionna/vautrin.com/
该妹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萌,有着一颗超级无敌的少女心(其实她年纪也不小了...) 首先她的网站是我看过的最萌的网站。向下滑动的时候,作品会绕开图标走,像一群小朋友绕开一个大水塘一样,特别生动。
然后我们来看她的作品,同样也是萌萌的。
Bec for Bosa (下图)
大家有没有看出来这三只鸟的区别?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文案:
“Although their body types is the same, the design of the beak and the plumage of these three birds changes and defines their species: a duck, a toucan and a seagull. For each statuette his character: a wise and docile seagull, a proud and arrogant toucan, a naive and mischievous duck... Their bright and yellow beak rises on a rangy and matte body, their geometric silhouette is topped by a beak with soft and organic shapes. Ready to spread their wings in a domestic aviary, these birds stand as faithful pets. Three statuettes ready for adoption!”
“虽然三只鸟的体型是相同的,但是嘴和羽毛的变化决定了他们是不同的物种:一只鸭子,一只巨嘴鸟和一只海鸥。每个雕塑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聪明善良的海鸥,骄傲自大的巨嘴鸟,天真淘气的鸭子。被塑造成柔软的几何形态的,亮黄黄的喙,长在瘦瘦的磨砂的身体上,等待着在你的家里展翅飞翔。这三个小东西正等待着被你收养呢”
(英文好的人请自动忽视我的翻译)
你看有没有很萌呢,连文案也是萌萌的。具体这三个东西是干嘛的......我还没搞清楚,她貌似也没说,我猜可能就是个雕塑吧... ...设计师有时候就是这么任性。
对啦,还有这三个小东西的手绘,给大家看
是不是也很少女心~
Chouchin for Foscarini (下图)
看到Foscarini了没,大牌来啦,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有多少位设计大师给他家做过作品。下面要说的这个灯具,可能是萌妹子设计师最知名的一件作品了吧。
还是一贯的风格,呆呆,傻傻,萌萌,胖胖的。看着心里很暖和。
Binic for Foscarini (下图)
萌妹子设计师的另外一件代表作,一个台灯,也是给Foscarini家做的,据说灵感来源是故乡海边的一种通风口什么的(后面视频里有介绍),我觉得像个戴帽子的小朋友。
【视频】 采访法国女设计师 IONNA VAUTRIN
Zoo for Kvadrat (下图)
动物园系列,这些都是做给小朋友的玩具,有鲸鱼,熊猫,犀鸟。别看图片显小,其实每一个都有1米多高!
第二位最近火到不行的家具设计师,Benjamin Hubert
http://www.benjaminhubert.co.uk/
他的作品,不论是外观,材料,工艺,使用方式,方方面面都让人感觉到耳目一新。现在很多设计师走两个极端,要么做特别实验的东西,完全不考虑消费者和市场。要么做的特别市场,少了很多设计本该有的趣味。Benjamin Hubert 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既照顾到了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又有很独特的设计趣味在他的作品里面。真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设计师。
合作客户方面,也完全不输那些成名多年的大师,相继和他合作过的有,Cappellini,Ligne Roset,Menu,Moroso,Poltrona Frau,Casamania。
我本人也是做家具设计的,两年前,在掏空脑袋也想不出方案的时候,突然看到他的作品,惊掉了下巴。怎么形容他的设计呢,我的电脑收藏夹里是这么备注的:好到无以复加的家居设计。最近,他刚刚得到Design Museum颁发的2015年度设计师的称号。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Garment for Cappellini (下图)
非常有趣的包布方法,最终的形态也很独特,很漂亮,而且又实用。
Pelt for De La Espada (下图)
坐面,靠背,椅脚,之间关系非常有趣,特别优雅,极为难得!
瓦楞纸原型制作
其实这样的原型制作,差不多就是家具设计师每天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很好玩儿~~~~~
Ripple table(下图)
这是一张非常轻的桌子,同时又可以承受很重的重量,这得益于桌板下方的波浪形结构。这张桌子是对设计师设个职业最好的解释!美学,结构学,力学,原创性,设计感,实用度,各项指标趋于完美,所有你能想到点,都在这张桌子上有所体现!
它的中文名字叫,涟漪。
谁不想要一张这样的桌子呢?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我最近很喜欢的,来自以色列的设计组合,
Yael Mer & Shay Alkalay Yael Mer & Shay Alkalay
Yael Mer & Shay Alkalay,2006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短短的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们收获了包括,Cappellini, Established & Sons, Moroso, Kvadrat, 等诸多大牌客户。同时,他们还连续拿下了,IF奖,荷兰设计奖、 Wallpaper* 设计奖等奖项,值得一提的是,连他们的毕业设计展都拿到了英国文化协会优秀奖(The British Council Talented Award)
如果这些还都比较小儿科的话,下面的成就就更恐怖了,作为一个毕业不到10年的设计团体,其作品先后被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芝加哥艺术学院,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以色列博物馆收藏 ... ... 吓人吧 ... ...此二人是答主的榜样!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设计。
Deskbox(下图)
这件作品让你不得不赞叹设计师的想象力,平平常常的一个方盒子,拉开之后大有天地。乍看起来觉得好特别,仔细看过之后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可是真的还是好特别啊,啊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给设计师跪了,五体投地。
And so does this ,也给跪了!真的好巧妙!
接着跪!
看好,
原本是这样的,一个不普通的普通柜子......
拉开之后... ...
有没有很炫酷,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想着想着,觉得可能自己永远也想不到这么牛逼的点子了!!!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这么牛逼的地方,永远让你觉得你被玩儿了。
The Lake Collection for Golran(下图)
注意看镜子里面的地毯图案,和镜子外面的地毯图案,是不是有不同?
有没有发现颜色上的变化?其实这个地毯,在工艺上使用了特殊的编织方法,所以从每个角度看过去,都能看到不同的变化。
是不是感觉又被玩儿了... ...
Folded for Mutina (下图)
这是一个地砖的设计你猜灵感来源于哪儿?
没错,就是用折纸翻的模!
“ 好简单!好漂亮!我怎么没想到!”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你就是想不到!
再一次觉得设计领域里面,也有智商碾压这么一说 ... ...
------------------------------------------------------------------------------------------------
插播一条软广,答主自己的家具设计工作室,里面有答主自己的作品。
小满设计工作室 小满設計XIAOMAN Studio ( 仅safari 浏览器无bug ... ... )
和这些大师作品差远啦,哈哈,只是拿出来娱乐一下大家,
不过最近不打算开了~~因为... ...
答主前几天刚收到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offer
想到之后要和Konstantin Grcic,Ross Lovegrove,Edward Barber,Jay Osgerby,以及上面提到的以色列小天才,成为校友就觉得好激动
-----------------------------------------------------------------------------------------------
这次更新先就到这里,下次更新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喜欢的设计机构的作品,只说设计师感觉很片面呢,其实很多设计机构的作品,也对当今设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个详细介绍大师作品的链接,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AwNjY5NA==&mid=205046622&idx=1&sn=d4b95df9236915b144bd9016ccfa9504&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比较代表的是埃姆斯椅
介绍几位知名的家居设计师(附设计师和作品图,多图预警),你的家具可能就出自他们之手。
1 LucaNichetto
Luca Nichetto1976年出生成长于威尼斯,在这里就读了艺术学院,之后毕业于威尼斯建筑大学工业设计系。1999年,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用Murano玻璃为Salvlati设计的第一批作品。(标注:Murano,威尼斯周边的一个小岛,以生产彩色玻璃出名,多为技师制度的小作坊)
同年,他开始Foscarini的合作,在这次合作中,他不仅设计产品师,并且负责新材料的研发的顾问,和产品研发(2001-2003)。在2006年,他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Nichetto&Partners,专于产品设计,并且提供设计顾问的服务。2011年,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创立了另一个工作室。
2013年Tales team委任他设计了他的第一个建筑作品——“Tales Pavillion”。一个位于北京丽都酒店(Beijing Lido Garden,中文译名需进一步核实),500平方米的多品牌展示厅。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Nichetto获得了大量的国际奖项,包括:Gran Design Award(2008), 芝加哥Chicago AtheneumMuseum of Architecture’s Good Design Award (2008), IF Product Design Award(2008),ElleDecoration年度奖(EDIDA)青年设计师分类中的年度设计师(2009,原名:the Elle Decoration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EDIDA) Designer of the Year award in the YoungDesigner Talent category)。Interior Innovation Award 2013和Elle Décor Italy联合授予Nichetto“2013年年度设计师”。IMMCologne邀请Nichetto作为“荣誉嘉宾”参与“Das Haus-Interior onStage 2013”项目,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Nichetto展示了他对未来房子的设想。
Nichetto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不同的学校举行过无数的演讲和课题,并在威尼斯建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过老师。他不仅在欧洲,美国,日本参加过很多不同展览,也成为了欧洲很多重要城市(威尼斯,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的回顾展的主角。他也但仍过许多国际设计活动的艺术总监。除了这些之外,他还被多次邀请成为世界不同设计比赛的评审。
Nichetto和他的伙伴OKI SATO(佐藤オオキ,无正式中文译名,加拿大日本裔设计师,Nendo创始人),在2013合作设计了一个新的系列——Nichetto=Nendo(包括了7个产品),这促使他们在同年(2013)的米兰设计周上举办了一个展览。
现在,Nichetto和世界各地许许多多不同的公司合作,包括:Arflex, Bosa,Casamania, Cassina, David Design, De Padova, De La Espada, Discipline,Established & Sons, Fornasarig, Foscarini, Fratelli Guzzini, GalleryPascale, Gallotti & Radice, Glass, Globo, Italesse, La Chance, King’s,Kristalia, Mabeo, MG Lab, Moroso, Offecct, Ogeborg, One Nordic FurnitureCompany, Petite Friture, Salviati, Skitsch, Skultuna, Tacchini, TobeUs, Veninie Zero。
2 KeijiAshizawa
“我希望通过逻辑思维及开放性思想,结合材料和设计细节去述说每一个故事,让它们带有一种巧妙的丰富性。
Keiji Ashizawa,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目前工作生活于日本东京,1995年毕业于横滨大学(Yokohama University School)建筑专业,2005年于东京成立工作室Keiji Ashizawa Design。
从大学毕业到正式成立工作室的十年时间里,Keiji专注于建筑设计及钢铁工艺,十年的实践经历,使得Keiji对钢铁材质的价值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独特的技巧,这些积累都在之后延伸影响了他的设计方法。
Keiji的家具设计,简洁,明了,不论是组装的成品,还是拆卸后的部件归置,都体现出其精细的匠人之心;材料的选取主要以木头与金属部件为主,一个小板凳,一个收纳柜,或是可以平板打包的金属桌椅,品类精简,但设计师从始至终带有一种专研精神,同一类别的产品,同样的材料,每一次都从细节之处开始,不断的更新改进,最终创造出动人之处。
2001年,Keiji凭借担任主创设计的日本卷石市卷石工坊而获得日本设计协会颁发的“特别奖”。这是卷石市的一个家具DIY工坊,是一个群众参与,具有很强互动性的制作工坊。
目前,KeijiAshizawa Design工作室共有8位成员,每位成员都有着不同的技艺特长;Keiji认为,与拥有不同经验背景的人进行分享交流将有助于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因此,不论是在团队内部,还是与客户,及其它创造性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都是Keiji的兴趣所在,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扩大每一个项目的潜力。
3 高扬
“一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很多项目都是想法挺好,但最终实现不了。我想做一些能按自己想法去实现的东西。慢慢的发现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就集中到家具设计上了。”
家具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系主任。他所主持的专业在中国尚属“新兴”,对于传统工艺和现代家具设计的结合、中国式居住的需求与美学的传承和流动、泊来风格与当下生活方式的冲突和融合等问题都有诸多思考。他的设计注重实用,并不冠之以任何“高大上”的风格帽子,亦不愿让家具凌驾于人的使用之上。
在德国留学时高扬曾参加2003年“ART CUBICLE”欧洲5城市青年艺术展,并在2005年的德国杜塞尔多夫房车展“DETHLEFFS”中获得房车大赛二等奖。2008年归国后开始教书育人,并思考中国家具设计的传承与引进。同年,“拙”系列入选奥运景观设施并实施,参加奥运成果展。2009年,原创产品录入《中国环境设计年鉴》。2010年,作品获得晶麒麟家居设计大赛优秀奖,并入选中国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境”家具展和北京设计周“竹语”央美教师展。2010年和2013年两次参加“为坐而设计”邀请展,并担任评委。2014年,与中国设计师组团赴米兰家居展,参加米兰大学“YU”中国当代设计展。
2014年,他与中国原创家具平台“造作”签约,将自己“生活需要”的家具设计从“独乐乐”转向“众乐乐”,并即将在2015年春季与大家见面。
4 StudioInma Bermúdez
“家是一个给你安宁,让你开心,当你疲惫了一天之后,可以给你关怀的地方。”
Studio Inma Bermúdez ,由一对幸福夫妻共同经营。2007年,由Inma Bermúdez 于西班牙瓦伦西亚建立,2009年Moritz Krefter 加入。
来自西班牙的Inma,毕业于瓦伦西亚埃雷拉红衣主教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擅长于产品的外观设计,比例把握及材料结合;Moritz来自德国,毕业于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专业,他的加入,互补了工作室在技术知识方面的空缺。不同的专业及文化背景,使得他们相互互补得更加完美。“最重要的是我们很享受一起工作的时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设计创作。”
Inma 享受于用户看到产品那一瞬间露出的微笑。“我们对那些围绕在人们周围的物件都非常的着迷,对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也非常的好奇,去观察一个好的或不好的设计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有趣的。”
Moritz喜爱收集一些旧的二手家具,通过修复后,赋予它们以二次新生。作为设计师,Inma Bermúdez 和 Moritz Krefter ,不仅创造了产品,同时,关心它们,尊重它们。
5 MaxGerthel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父母在瑞典的家乡马尔默经营一家设计品商店。我从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设计,因为我的家里就有非常漂亮和经典的设计。”
“家具就是满足日常需求的产品,将日常生活还原为本真,不过是就坐、用餐、工作、阅读和收纳,通过设计完全可以将它们的基本功能强化,外观又令人欣喜。”
Max在哥本哈根获得了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的建筑硕士学位。2008年他第一次来到北京就被这里的活力所吸引;2010年则干脆移居北京,先后就职于SpatialPractice,MAD,Maison Edouard François等事务所;并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Max看到了中国社会对于原创理念和具有良好品质的家具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于个性和表达的需要。他希望创作出能够被具有同样价值观和需求的人群再度组合使用的家具。2014年,Max认识到“中国人已经为迎接当代的中国式生活做好了准备。但是,这很困难。因为开始致力于做件事的公司太少了。”于是他开始与“造作”合作,将他对于家具的雄心壮志还原成“初心”:设计出斑斓动人、具有强大功能性和适应性的“好用”的产品。
6 chiandchi
“家具产品应当是永恒的,可以传承下去,它们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对生命的态度,这是我们所愿意去设计的东西。”
chiandchi,台湾的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由两位来自香港的年轻设计师建立。
两年前,他们来到台湾成立chiandchi 设计工作室,曾学习工作于欧洲、韩国及日本,多元的文化环境赋予了设计师对生活及设计独特的思考角度。来自台湾土地的热情及感性吸引着他们,来自欧洲成熟的设计语言及精细的工艺,来自东方的丰富历史文化,及高效的工作效率都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欧洲设计师注重从整体出发去做设计,而东方的设计师更加的专注于从细节入手,对于我们来说,平衡好一件产品的特点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设计,从开始到结束,更像是一次又一次的哲学命题论证,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设计一件产品,让人有想要使用的欲望;一件产品是如何影响使用者的心情的;一件产品它的使用目的是什么,而当它静静地被放置在那里时,它的目的又可以是什么……一切,都在被思考着。
他们是两位安静的大男生,带着一种邻家气息,言语间总是字字不离生活、家人与朋友。日日生活,是灵感的来源;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是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是他们乐于去再创造的出发点,对于他们来说,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沿着一条富有情感的道路,让生活变得更好。
7 Sarah Böttger
“我偏爱设计那些每天都可以使用的产品,研究那些不同的细节。”
Sarah Böttger,德国设计师,开有同名设计工作室。和很多人的从业经历不同,在进入奥芬巴赫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之前,Sarah从事细木工的工作。对的!你没有看错,一个女孩子居然是个木匠。有此基础上,她在奥芬巴赫学习家具和玻璃设计专业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这里的课程内容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于是她还去赫尔辛基进修了一段儿。毕业之后,和大多数年轻设计师一样,Sarah选择了一家国际型设计建筑公司开始了她的设计生涯,在这里她接触到很多实验性和概念性的案子,在这两方面都积累了经验。
2011年,Sarah在德国的威斯巴顿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和很多国际品牌及公司合作。她的作品在很多国际展览、艺廊中展出,并受到媒体的极大关注。在2012年,她也因此获得了“德国设计新人奖”。
Sarah对于产品的诞生过程具有强烈的兴趣及好奇心,比如一件产品的工艺是怎样的,生产过程如何操控,模型怎样建立,材料该如何选择,都是她的兴趣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她的许多作品的诞生。她偏爱设计每天都可以使用的产品,并反映出对细节的重视。
Sarah是展览的活跃分子,从2008年开始,科隆家具展、米兰家具展、法兰克福消费品展、巴黎家饰品展和北欧的一些设计展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因为她充沛的精力及不断的努力,也陆续获得了业内的肯定。2012年获得“德国设计新人奖”之后,2014年她又获得了“比利时双年展”的“室内设计奖”。这个奖项在业内以孵化年轻有为的未来之星而闻名,裁判都是享有盛誉的知名人士。同一年,她在丹麦设计博物馆开设了一个工作坊,并在2015年初将设计的脚步延伸到中国,与造作签约合作。这也是造作合作的第一个女性设计师。
8 SamiKallio
“我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同时这些也是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及工艺。”
Sami Kallio, 家具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后求学、生活、工作于瑞典哥德堡,2005年毕业于哥德堡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后成立设计工作室 ——Sami Kallio Studio ,主要从事家具及室内设计,同时,拥有其自己的家具制造品牌Brikolör,并担任主设计师。曾获得MIAW Muuuz International Awards , ISKU design Competition,Caiazza Memorial Challenge,等国际设计奖项。
同时,作为一位建筑及室内设计师,位于瑞典哥德堡的Konsthallen 、Kokokaka Production company 及 Restaurant Fond 都是出自Sami的设计作品。
1994年,Sami取得A级木作工艺师证,在成为一位职业的家具设计师之前,Sami曾是一位细工木匠,长期的工艺实践,对材料的反复琢磨,Sami对木作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感,直到现在,在他的工作室里,有一个150平米的木作工坊,每天Sami都会在那里花上一些时间与木作为伴,专研工艺。
日常生活及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文化工艺深刻地影响着Sami的设计,设计创作追求品质、细节及功能性,Sami希望作品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陪伴。 它们可能朴实无华,但通过细节会让它们更加的出彩。“对材料的精心折叠,切割及扭曲,以同样的方式,你也可以将一张纸制作成一个灯笼或是简单的装饰,且它只具有强大的设计功能及一种安静的美。”
9 MUT
“我们在旅途中为每一件作品寻找一种独特的性格,在每个角落里寻找灵感,我们愿意面对暗淡,让我们积极地面对。”
MUT design studio西班牙设计工作室,2011年,2014年红点设计奖获得者,2010年由设计师Alberto Sánchez创立,目前共有3位主创设计师。这是一个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团队,这也使得团队的设计作品从家具、到平面到图案设计,大千世界的万物都能够给他们带来创作的灵感:秋天的落叶,汹涌的波浪,畅游的鱼儿,都被他们带到了设计的语境中,从不同的角度:物理光学原理,用户心理感受体验,还有忙忙的诗意,都充斥在每件不同的作品当中。
设计需要理性的分析,也有着无边无际的浪漫想象和回忆,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关心,从不同的生活片段中截取创作的灵感,诗意地设计,每个设计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强调一件产品的自我认同,并赋予它们性格。
MUT的设计价值观基于情感表达,因此MUT的意义在于实验并重新定义日常生活物品。其独特的品质和新鲜性呈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
10 Form Us With Love
“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设计出实际的作品,而在于团队合作时思考、创作和交流设计的过程。”
FORM US WITH LOVE 2005年由Jonas Pettersson等三位年轻人组建。那时他们都在卡尔玛大学读书,这所大学位于瑞典南部Småland市,景色幽深,正是瑞典家具的制造中心。现在的FUWL总部设在斯德哥尔摩。成立10年来,这个年轻的工作室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并成为话题与关注的中心。从产品到工作室空间布局都贯穿始终地体现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将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质量监控紧密结合,平衡不同的价值观,关注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周遭的一切。
曾经有人用“奉献”一词评价他们对于瑞典设计的贡献。他们不仅仅对于周遭发生的事情抱有极高的热情,同时不断探索未知和未来。FUWL在设计方面涉猎甚广,从产品出发,构建周遭的一切。
即使大量的好作品为这个尚显年轻的工作室带来了巨大名气,FUWL依然认为最大的成就并不在于作品呈现,而在于团队合作时思考和创作的过程。FUWL立志于成为世界顶级的设计公司,同时也坚信对于设计坚持不懈的思考是通向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
FUWL曾与诸多著名品牌进行过合作,如IKEA、BAUX、Bolon、Cappellini、Design House Stockholm、Menu、RBM、Plust、One Nordic Furniture Company、Mitab、Muuto、Pen Store、Paper Collective等。
创立十年来,FUWL获奖无数。在入行的第二年,他们就获得了红点设计奖(Red Dotdesign Award for Group of Trees ),次年获得EDIDA国际设计大奖,并于2011年获得瑞典EDIDA国际设计大奖年度青年设计师奖。在2012年斩获Fast Co “50个塑造未来的影响力设计师”称号后,FUWL陆续将“ iF 设计大奖”、“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奖”、“Wallpaper年度大奖”以及“ELLE Decoration年度设计师”等奖项收入囊中。
米兰和斯德哥尔摩是FUWL活动最频繁的两个设计之都。从2006年开始,他们每一年都会在米兰设计周和斯德哥尔摩设计周上展出作品,并联合其他品牌,在斯德哥尔摩推出自己的展览。
11 JonasWagell
“设计中的情感远胜奢华材质,我叫它丰盛的简约(generousminimalism)”
2014年EDIDA国际设计大奖得主,ElleDecoration 瑞典设计奖得主;2014年 年度灯具设计奖”Cloud”设计者; 2008年WallPaper杂志全球50位热门年轻设计师得主。建筑师、设计师、造作首批签约设计师。他的设计以极简和童趣著称,尤其擅⻓为紧凑空间设计功能性产品。
1973年Jonas生于瑞典,自小对图形及涂鸦的浓厚兴趣,引导他成为⼀名家具 设计师。在1994年⾄2007年间,他在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纽约帕森斯 设计学校等6所学校学习,教育内容涵盖市场,设计,建筑,室内等多个领 域,于2007年获得瑞典国立艺术与设计大学室内及家具设计硕士。2008年创 立JWDA设计工作室。作品遍及北美,欧洲和亚洲。他与Normann Copenhagen, Muuto,Menu, Design House Stockholm, Mitab, Bsweden, WMF,Design Within Reach 等设计品牌合作。在中国,他只与造作独家合作。
“家具设计应注重功能,而不是艺术。我希望我的设计成为⽇常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中的情感,比奢华材质更重要。我在努力创造简单⽽直观,但又有个人趣味的东西。我叫它generous minimalism”
12宋高发
“在我看来,苹果不单单是一种水果,从亚当夏娃、牛顿到乔布斯,苹果被赋予更多神秘的色彩。世界,是用一个苹果就可以解释的,我爱了它的简单和深邃。”
宋高发,人称老宋,艺术工作室“苹果院子”创始人。从事广告创意和设计多年,去了一次西藏回来后,创立“苹果院子”艺术工作室,老宋的 “苹果院子”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浓浓的理想主义精神和艺术范儿。正如他本人所说,苹果院子主要是创造苹果作品的,在这么多与苹果相关的作品里,在这么多的苹果作品里,实用性的作品较少,大部分则是表达老宋概念性的想法和观念。凭着自己的本心,老宋以一个苹果为原型创造不同的苹果,没有方法可言,只能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对不存在事物的想象,来阐述一个苹果的前世今生,用一个苹果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舒适、美观、好用,这三个词可以概括老宋对于家居用品的设计标准。除了苹果之外,老宋还在研究中国汉字,希望能够将这里面的奥秘和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与造作的此次合作,主要是陶瓷苹果作品,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求。老宋也希望设计椅子和灯具,与造作一起带给朋友们更多好玩好用的产品。
13 Tim Power
“90,00年代后,设计开始倾向人和商业作品,而我们始终关注社会和环境等更大的命题,无论我们的方案目标大小,世界观皆同此理”
欧洲无印良品首展设计者,路易威登建筑和室内设计师,摩托罗拉和雷克萨斯的空间设计者,WMF,Cassina, Monitna的家具设计师,生于1962年的Tim Power是集城市规划,建筑规划,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及家具设计于一体的跨界设计师。此次首次与中国品牌造作进行合作。
1985年他本科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大学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1996年,他在米兰创立自己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在近20年的设计生涯里,他与无数品牌合作,包括Louis Vuitton, Texas Instruments, Motorola, Muji, Switch,Preziosismi, J. Walter Thompson, Miroglio, UCI (Paramount), Lexus, Samsonite, Yoshie Inaba, Zeritalia, Poltronova, WMF,Montina, Felicerossi, Oluce, David Design, BRF, Alfi, Rosenthal, FontanaArte,Mitsubishi, Cassina / Interdecor。
他的作品于全球展出,包括米兰、佛罗轮萨、旧金山、纽约、巴塞罗那、伦敦、东京。他本人则在米兰IED和Domus Academy及Politecnico di Milano执教。
读利维坦的《独居者的神秘社会》,会对社会的疲惫感增加更多无耐。出门争斗如洪水猛兽,回家空窗独自一人。个人生活在过冷和过热中不断切换,更加无耐的是这是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
朋友圈里有人嗑香氛、有人嗑甜点、有人嗑插花。人们是多么怀念那个松软微甜、抬手好朋友、没事睡大觉的年代。然而有这样一位甜甜的设计师,默默地构建着他温柔的帝国,他将甜美物化在家居设计中,并且他是一个一米八的大男人。
edward van vliet——荷兰现在比较先锋的设计师之一,这个“现在”指的是moooi创始人Marcel Wanders大红大紫之后的这段时间。虽然他在1990年创立工作室,真正发力却是在2008年左右。
他的设计是这样的:
是充满生命力、七彩斑斓少女心的。本人是避世低调的,说话是坚定而坦然的。很多人觉得他是“不一样的美男子”;但是我从他温柔的动作、平静的眼神和满怀温暖的个人气质中,分明感受到了宗教气氛,一种得道高僧的大爱情怀。
Edwardvanvliet喜欢这样写自己的名字,荷兰人名字字母多,写成这样弱化了个人的存在感(谁能读出来?),让人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上。Edwardvanvliet设计中的大部分女性美其实都是基于图案设计,这跟他早年从事平面设计有关。
从简单的连续图案到壁纸。
从有机的菱格纹到沙发坐面。
从多种类的线性图案到地毯。
灵感来自星座的更为具象的复杂图案组合,甚至变化出一个房间。
直至最后的图案大爆发。
不免俗套的,Edwardvanvliet说他的设计灵感依然来自旅行(熹熹朋友圈里每天被旅行刷屏)。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用来旅行,我们确实能在他的作品中触摸到他最爱的三个旅行地:巴厘岛、莫桑比克和伊斯坦布尔。
巴厘岛的乳白色和手工编织感的家具——Rattan系列户外家具和Booboo吊灯。
莫桑比克建筑那样的白色大镂空。
伊斯坦布尔的巨型吊灯之魅力。
但Edwardvanvliet将这种粗狂的原始美处理得柔美精致而光滑闪耀,加进有条不紊的图案线性哲学,让这些来自自然的原始元素,在任何一个顶级百货商店里都可以闪闪发光。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当自然元素与线性图案大碰撞的时候,Edwardvanvliet的作品就诞生了。
三张自拍就能清晰地说明他常用的设计手段——细胞、线与软性的连续。
Moroso当家人曾说Edwardvanvliet的眼睛就是一架照相机,他用他的敏感和巨大的把控力,重塑着我们见到的这个世界,如同美食的本质是化学。Edwardvanvliet的设计本质是一场精密的数学题。没有科学的支撑的美是短暂的,以人手创造的美学更是如此。
Edwardvanvliet眼中的普通食物。
所以请放心的做一枚美男子、文艺青年和只在ins世界里生活的人,温柔地看待这个世界,加上滤镜还原平凡,说不好哪天你就变身世界级设计师了呢~
最后欣赏一下伟大Edwardvanvliet对室内空间的把控能力,处处是温情啊。
刚刚加入苹果的Marc newson是当之无愧的“当今椅子第一设计大师”,或许可以去掉“当今”。
成名作Lockheed lounge(也是活着的设计师拍卖价最高的作品)
Prototype chair
Wood chair
Embryo chair
Felt chair
Orgine chair
无一不是现代家居设计中的经典之作!其实他设计的椅子还有很多,以及桌子。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索。
最后感谢@vere zhang 的提示。
...................................................................................................................
所以为了避。chen。免。ji。麻。tou。烦。lan。我就只放设计师的图片和作品链接。作品就不放了。大家谅解。
....................................................................................................................
1、 Jaime Hayón(亚米-海因) (西班牙)
Jaime Hayón何许人也?先上几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是不是联想到了某个人,没错,他就是被公认为要成为“下一个斯塔克”的男人,来自西班牙的鬼才设计师。不得不说,西班牙真是个出艺术家的国度哦,出了毕加索、达利这些现代艺术大师,还有像亚米-海因和高迪这样模糊设计与艺术界线的设计大师,地中海的神奇魔力可见一斑啊。
涂鸦和装饰性图案是 Jaime Hayón的最爱,在他手上一幅幅随手涂鸦的故事变成现实,不断为我们带来奇幻与神奇的设计。真是什么样的土地养什么样的花朵啊!
附几张大师的随手涂鸦式草图,感受下浓浓的巴洛克风情
在作品方面,Hayon合作的客户基本都是 Magis、Barcelona Design、Cassina、Ceccotti、Fritz Hansen这样的知名品牌。
作品链接: Hayon Studio
最近刚刚和Magis合作推出了个人 第一把塑料椅
2、Edward Barber/ Jay Osgerby (英国)
这对近几年非常活跃而且蹿升速度惊人的英国设计组合很遗憾的被遗漏了(摊手),即使你不认识他们也肯定见过他们的作品,伦敦奥运会的那个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抓狂的土豪金火炬就出自他们之手。
上图中,傲娇的举着火炬的叫 Edward Barber,他右边的叫Jay Osgerby
作为RCA的同窗,自96年共同建立工作室以来他们合作的客户有: B&B Italia, Flos, Vitra, Magis, Cappellini, Swarovski, Venini and Established & Sons,Knoll等,是不是牛逼闪闪!
(未完)
写在前面:
我在题主的基础上,扩大了一下范围。想写一写当代优秀家具设计师,当代的边界在哪里,考虑到不少当代设计师已年迈或过世,我会以近十年来活跃的优秀设计师做个概述。
顺便老规矩:【多!图!预!警!】
门槛:有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本想加几条如独特的设计理念,或作品获奖等等,但那都是作品带来的评价和荣誉。因此只有一个标准,用作品说话。
---------------------------------------正文--------------------------------------
Philippe Starck
一个拥有超前时尚基因的老顽童设计师。拥有设计界鬼才的称号,产品从建筑,室内,家具,牙刷,榨汁机,甚至到通心粉的设计都有延伸。“情感生活”是他希望通过设计改变生活的一种设计理念。
1979年成立了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往后的数年间,设计作品频繁得获得大奖以及世界的关注,在高产的同时,不忘设计的本质和对产品的探索。
设计师网站: Philippe Starck
为我们所熟知的产品非“外星人榨汁机”莫属了。
↑Juicy Salif Juicer 1990年
此产品诙谐,有情感的设计思想已经在1990年被Philippe Starck 融入到了他的产品体系里。
此产品虽然知名度极高,他的家具设计产品也毫不黯淡。
↑ W.W. Stool 1900年
W.W. Stool是与外星人榨汁机同年的家具,这件奇异的产品算得上他的家具成名作了。颠覆了当时对于椅凳的固有造型,采用沙模铸铝工艺制造。本来只是作为电影道具,后来被著名家具商Vitra 生产并收藏了该作品。
↑Louis Ghost Chair design for KARTELL 2000年
采用高透明的亚克力材质,模仿新古典Louis XVI chair (1774-1791)比例制作而成。
毋庸置疑,这把椅子是KARTELL史上最成功的椅子之一,10周年纪念的时候已经销售出150万把。极具后现代与对传统的反叛与革新的时代代表作,引发了这是十多年间对Ghost系列的疯狂模仿和追捧。
如:
另一把著名椅子的风格,出发点更幽默,是对几款名椅的模仿和提炼,对时尚把握的基因让他再次给了传统一次站上顶尖设计舞台的机会。
↑Master Chair for KARTELL 2009年
这个设计不是出自这里,也不少出自我手,是融合了三把大师的经典椅子,我把他们放到了一起,成就这把椅子。就像我们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Philippe Starck
设计师说:
设计是拒绝任何规则与典范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超越与探索。未来,实用耐用的商品将取代美丽的东西。明日的市场,消费性的商品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智慧型,且具有道德意识,意即尊重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实用商品。平民化设计即风格和设计消失于最简洁和中性的外表。我平和,我能见所不见的,我好奇,我善待宽容,我明智。
更多Philippe Starck产品设计见: 王昊诚的相册-Philippe Starck 产品设计
----------------------------------------------------------------------------------------------------------
深泽直人 Naoto Fukasawa
日本当今产品设计界的灵魂人物,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作为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师。
2003年创立个人品牌 ±0 代表用最少的元素达到最精确的功能。(±0零工差)
无意识设计,是深泽直人提出的设计理念,通过产品设计,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寻找物品本身价值的连续行为,让人,物,环境,行为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Hiroshima Armchair for Maruni 2009年
这把椅子的评价不重复说了,在另一个回答可以看到我对它的喜爱程度: 木质座椅都有哪些经典设计? - 王昊诚的回答
并不是每个设计师都有机会设计一把理想中的椅子,但是,我真心相信广岛椅会成为经典。
------深泽直人
↑Hiroshima Armless chair for Maruni 2009年
↑Lounge chair for nextmaruni
深泽直人的家具,永远能传达出一种平实中的惊艳,细节中的功夫。设计也承接了他对无意识设计的理念,我浅显的理解:它总会满足你,在不经意之处。
在工业设计领域,深泽直人更是创造了无数经典。
↑MUJI
↑LAMY
直到看到最后一张,我才放心,我以为深泽直人眼里没有色彩呢。。。
设计师说:
产品与环境互相调和到一个绝佳平衡的状态时,就是最好的环保设计。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深泽直人 产品设计
---------------------------------------------------------------------------------------------------
↑Ross Lovegrove
生于1958年的Ross Lovegrove ,现在已近花甲年的设计师,本不该出现在这个话题下。但是他对设计的热爱和天赋,产品充满了未来感,以及对新型材料的不懈尝试,我认为是21世纪设计圈不可忽略的设计大师。
↑Supernatural chair in 2005年
采用注塑工艺,材质为玻纤聚酯。为意大利著名家具品牌moroso设计,一贯的自然形态与有机线条。
以及灯具设计:
↑2011年为阿基米德设计的灯具。秉承了一贯的设计手法。
↑以及为ISSEY MIYAKE 设计的手表,深泽直人也为这个品牌设计过。
设计师说:
只有超凡的智者才有敏感、不朽的形态和空间意识,只有那无拘无束的直觉想象力才能造就历史上经典的艺术佳作和产品造型。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Ross Lovegrove 产品设计
---------------------顺道引入同时期合作过moroso的设计师:------------------
↑Ron Arad
Ron Arad 首先是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与现在炙手可热的扎哈·哈迪德是同学。
但是Ron Arad 对家具设计也同样的成就。他早期对金属,雕塑感的家具情有独钟,慢慢跟家具品牌商合作后产品呈现出独有的气质。
个人工作室: Home-Ron Arad
↑Tom Vac for Vitra 1997年
↑Little Albert for moroso 2002年
↑The Big E for moroso 2003年
↑Ripple for moroso 2006年
↑Voido for Magis 2006年
↑Clover for Driade 2007年
以及更多:
设计师说:
没有任何条款的约束,也没有任何理性思维的干扰。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Ron Arad 产品设计
--------------------------------------------------------------------------------
加上Marc Newson 和前面两位,此三位大师都对自然形态与有机空间的产品设计推崇不已,也影响了由之而来的时代设计趋势。
(开脑洞环节···)
-----------------------------------脑洞关闭------------------------------------
自然形态到这里要收一收了,因为包豪斯,极少主义在设计中有永恒一般的魔力,2007年,A&W designer of the year 授予设计师个人的奖项是一件极高的荣誉,这一荣誉颁给了实至名归的Konstantin Grcic。
颁奖原因是为了表彰他将‘new simplicity’新简洁主义融于他设计的日常用品中.
你肯定不止一次在不止一个地方见过他的设计。
↑Chair One for magis 2007年
整把椅子由灌铝铸成,难以想象的是四腿家庭版比水泥底座户外版要晚三年发布,而这三年Konstantin Grcic以及他的团队一直忙这件事情。你猜的也没错,他们团队这三年也一直只有4个人。一看便是德国人的行事风格,崇尚理性、效率和经济,亦强调人性、情感、“舒适”和“美”。他是一个设计史专家,喜欢从各个时代的设计思潮和同时代的设计师那里获取灵感,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时代的领军设计师,他的许多家具设计一经推出便立即被学术机构收藏,成为设计史的经典。
设计师说:
Simplicity!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Konstantin Grcic
-------------------------------------------------------------------------------------------------
说完包豪斯极简,说说东方设计,在我心目中当代最具东方气息和最具潜力的东方设计师一定得是获奖豪门nendo的创始人:
↑佐藤大Oki Sato .佐藤大是70年代出生于加拿大,因此不会像60年代的日本设计师,肩负着“什么才是日本设计”的使命。相反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当作工具一般,信手拈来,而不会显得局限小气。
产品设计的理念兼具着日式的严谨 禅意和西式的率性 幽默。
↑开裂系列用实木弯曲工艺拼合制作。造型上模仿开裂的自然现象,但是直意率性的设计表达,总让人不禁发笑。我认为这也是佐藤大与老一辈设计师如深泽直人不同的地方,深泽直人是希望给人一种exactly!的印象,而佐藤大希望是a little bit more的理念,多一点点的表达去发现生活中被隐藏的意外和惊喜。即是他本人说的“!moment”
对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上,佐藤大能独辟蹊径找到一个东西方极简设计的差异和突破口。
我的作品总是非常简洁质朴,但我不希望它们看上去都是冷冰冰的。-----佐藤大
他给产品去掉了一贯冷峻气质的极简风格,而增加禅意,幽默甚至是娱乐的属性,唤起新的生命力。
而在传统与时尚的问题上,从熟悉传统工艺以及擅于发现的眼光里,似乎也能站在贯穿时间线的三维空间里,从传统里抓取最精华美妙的部分,敲敲打打后穿越时空般就能将之置于时尚的展台里并与周围一切都融洽自如。
设计师说:
There are so many small ” ! ” moments hidden in our everyday.
But we don’t recognize them.
And even when we do recognize them,we tend to unconsciously reset our
minds and forget what we’ve seen.
But we believe these small ” ! ” moments are what make our days so
interesting, so rich.
That’s why we want to reconstitute the everyday by collecting and
reshaping them into something that’s easy to understand.
We’d like the people who’ve encountered nendo’s designs to feel these
small ” ! ” moments intuitively.
That’s nendo’s job.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nendo 产品设计-------------------------------------------------------------------------------------------------
之前的优秀设计师大都以家具为主,补充一下同样优秀的家居产品设计师。
↑Tom Dixon
我称之为新一代鬼才,他本人以及产品有着独特的识别度。他是当代英国工业设计的代表,亦是位专注材质、重视技术、融合文化、精于推广的全方位设计人。而Tom Dixon 认为自己比较像是在做时尚业,而不是传统制造业。他说的没错,他产品的形象永远能给人一种时尚前沿的代名词。
设计师说:
“没有受过正统的训练有时候是件好事,因为你没有任何的框框,所有的规矩都敢于打破,才能在破坏中创新。”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Tom Dixon 产品设计
------------------------------------------------------------------------
↑Marcel Wanders
要找出设计界最懂得做生意最会赚钱的,非他莫属了。在创造自身品牌设计公司后,为一些品牌做产品设计,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家具品牌:moooi.
带着金色小丑鼻帽的帅气面孔,这张海报就完美诠释了Marcel Wanders 的设计理念:时尚,娱乐性,视觉吸引。
这是一匹来自荷兰的马,一头猪,一只兔子,它们漂洋过海,走遍了世界。
设计师说:
所有该设计的东西已经设计出来了,当今的设计师很难变出个全新的东西来。我认为最近新的设计就只有iPod了。况且新的东西有什么好?设计师最重要是要设计出人们能认同,能跟人们沟通的东西来。”
更多产品见: 王昊诚的相册-Marcel Wanders 产品设计
-------------------------------------------正文【完】---------------------------------------------------
内容整理筛选纯主观行为,有疑问或异议可以一起讨论,补充。
关于家具。morethanwood
。菲利普斯坦克 他在他的书中也写到过 他设计的很多东西好多是别人拜托他画 或者是他要设计产品给别人做礼物 绿色设计代表人物 深泽直人 他与清水吉治 代表的不同但都有其超乎常人之处 深泽为产品 清水为手绘 同样的还有原研哉 他的极简主义 还有他写的书读起来都有一种文绉绉的感觉 国内的我认为比较牛的设计师 老牌一些的 刘传凯 好多届学产品的学生都把他当做大牛 路说他前些年去各大高校做示范 每次都被热情的学生喊 刘老师 我是您的粉丝 然后索要签名 中国工业设计的第一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柳冠中教授 从德国将工业设计专业引进回国 对国内的设计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将商业与工业设计完美结合 同时他的说话方式能够深刻的打动人 洛可可设计公司的贾伟 世界级四项比赛获奖数次 上善的贾思源 老人机的设计奇迹 2012年参加红点获最具创新力的设计机构第六位 我说的太乱了 ☺☺ 自己都有点看不懂了
最出名的设计师基本都在为几个大的品牌做设计 可以参看顶部的回答里介绍Bouroullec兄弟时提高的那几个牌子的官网,你会发现基本之前提到的所有设计师基本都是在为这几个品牌做设计的
比如Grcic和bouroullec兄弟的椅子多数都是为Magis和Vitra做的,灯具设计的话也基本离不开意大利的那几个品牌,之前的回答也基本都涉及到了,只是大家光顾看图忽略了而已
近十年来,家具设计领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产品和设计大师。
1、皮特·马尔奎斯(Peter Marigold):以其创新和实验性著称,其设计作品常常挑战传统家具的功能和形式。
2、玛利亚·阿贝哈(Maria Ahouse):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设计了多款深受欢迎的家具。
3、托马斯·哈德威克(Thomas Heatherwick):其作品跨越了艺术和设计的界限,创造了许多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家具作品。
4、阿尔维·阿尔托(Alvar Aalto):虽已故,但其经典设计持续被推崇,近年不断被再定义,影响着现代家具设计。
5、邦妮·卡普兰(Bonnie Kaplan):因其优雅且富有功能性的设计而受到广泛赞誉,她的家具作品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此外,部分家具品牌如宜家、Muji等在设计与功能上也做出了值得称赞的贡献,他们的产品设计在性价比和大众接受度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具体产品的信息,可以访问齐家网获取详细资料。
我一个朋友马彦超,我感觉他在往后几十年一定会成为一名大湿!!!
如果罗永浩老师来涉足这个领域,那么他必然会毫秒杀其他答案里面提到的这些阿猫阿狗们。
谢谢,但是这些设计的舒适性真是有问题
如果是家具和产品 条件是近十年的话 答案是
Marc Newson
我答对了么?
可以关注一位意大利华裔设计师卢志荣以及他的家具品牌 CHI WING LO。
但这个高大山的问题。确实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之外。抱歉。
old school
ap
家具
我知道未来十年的设计大师就是我
当代的奥珀的朱小杰设计的东西很有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