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对于装修这一块并没有很明确的法律法规,出现的一些协会什么的,只要你给钱都能拿到证。虽然说装修公司都是坑,不过相对来说,有的坑哒有的坑小,大规模的张绣公司会比小规模的装修公司好很多。
还有,不要因为便宜找一些小公司,吃不完的亏。我匿了。你们看不到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行业,有太多人有同样的经历……
一、
1个年轻业主
小白知名高校毕业,是一家网络公司的程序猿。和女友奋斗了两三年,父母再支持了一部分首付款,在成都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小套三。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房子面积不大,但作为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且作为小两口的婚房。小白在交房前就已经有新家的各种规划。虽然装修预算不高,但装修也不能将就马虎,因为至少5年内,还是自己每日最温暖的小窝。
身边有好几位同事装过房子,储备了许多过来人的装修经验和攻略。小白自认为已经不算是装修小白,装修公司套路虽多,但小白也有不入坑的信心。
因此,不管有多少装修公司的电话轰炸,各种优惠天花乱坠,小白依然不为所动。哼~天下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
按照自己的计划,315期间确定装修。
大家都说,315是商家全年促销力度最大的一次,能省钱;315是诚信家装节,能放心!
二、
1个装修公司从业者
大熊是家装公司的企划人员,315快到了,老板组织开会,制定了315期间的销售任务(注意:只是销售任务,没有讨论如何让装修更规范、用户更有保障的议题)。并要求大熊在315之前拿出活动策划方案。
作为行业老鸟,315活动已经策划了四五年了,如何满足业主心理,如何满足老板心理,还不是半天就能搞定的事。
迎合业主心理。活动主题应该是诚信、最优惠等字眼。反正怎样油爆怎样写,总有人会上钩。
迎合老板心理。活动的内容就不能太离谱,虽然主题是最大优惠,但利润还是得保够。送家具,反正都是次等品,成本虽然几千元,但可以写上价值数万元,客户也不懂;送家电,商家老款淘汰品,市场上也不咋流通了,客户只要看到是海尔是创维等大品牌就行;送衣柜,但只送柜体,业主的柜门还必须在公司买,柜体送出去了,柜门加费用赚回来;再或者更简单粗暴,现金优惠15%,后期隐藏增项总能赚。
如果只是这几点,还体现不出来大熊的专业水平。每家公司都是这个套路,咱们一定还要再创新。小米不是玩饥饿营销吗,那我也搞限时购,才能让打消业主的心理犹豫期,尽快下单,完成老板制定的销售任务。再找点体现保障的素材,让业主感觉更放心。公司一直在电视台投放广告,那就打出媒体这张牌,传递媒体全程监督的保障,虽然压根不会有。
一个“优秀”的315策划案完成了。
它的画风可能是这样的:
但可以100%肯定的是,你就算是4月1日愚人节当天去,大熊也能做出一个以愚人节为主题的促销,促销力度一模一样。
三、
三家装修公司
周末休息,小白开始线下考察装修公司。作为一名具备理性思考问题的程序猿,小白在考察的名单上列出了三家公司。第一家A公司是全国连锁企业,大品牌有保障;第二家B公司是媒体常见的大型公司,性价比很划算;第三家C公司是家中型装修公司,据说口碑不错。
第一轮考察下来,体验都差不多。设计师都能说会道,三家公司平时都不打折,只有315才有这么大的促销。流程也同出一辙,交2000~5000元不等的定金,抢占活动名额。区别只是第一家估算10多万,第二家只要7.2万,第三家7.9万。
价差如此大,让小白选择任何一家都感觉心里没底。除了A公司的报价严重超出自己的预算范围,小白要求另外两家提供价格清单供自己比较。遗憾的是,宣称“透明装修”的两家公司都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了小白的请求。同时告诉小白,如果能够缴纳定金,就能放心地将预算清单提供给小白。
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小白为了让自己的装修订单更安全,通过百度、大众点评、淘宝、装修论坛等线上渠道全面地分析,最终决定选择C公司。
在收到小白支付的3000元定金后,C公司的设计师当天为小白提供了量房服务,并承诺三个工作日内将最准确的方案和报价清单提供给小白。
三天后,小白如约再次来到C公司。这一次,让小白很是失望。前期沟通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完全没有记住,整个方案几乎与开发商提供的户型示意图一致,虽然设计师未必会按照业主要求提供设计方案,但一些基本的生活细节都没有考虑到。
预算也超出了不少,由原来的7.9万飙升到了9.1万,设计师的解释是预估与实际的面积误差和部分材料做了升级的理由。并一再催促小白尽快签订合同。
由于前期建立的信任感被瞬间击碎,小白当天没有签订合同。并要求设计师提供了预算及材料清单。
虽然设计师仍然很不情愿,但基于小白已经支付了3000元定金。设计师将清单打印后交给了小白。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尽快签订合同,否则过几天就不能享受到如此划算的优惠活动了。
四、
噱头和套路
施工项目的严谨性小白已经无法考证。签订合同后是否还有各种超支的费用,让小白很是不安。
装修用材的好坏可以通过市场的取证。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小白走访了富森等线下建材馆以及京东天猫线上交易平台。发现两个非常大得问题。
第一,C公司包含的材料虽然大部分都是一线或者二线品牌,但具体的型号在建材商的线下店基本上都没有展示。偶然中有行内人士告诉小白,装修公司包含的材料都是建材商提供的渠道专款,不会进行实际的零售。何谓“渠道专款”,大部分为低端货。
第二,C公司在部分材料中为小白做了升级,高昂的升级补差价已超出了升级后产品的原始价。如材料甲为二线品牌,C公司将材料甲升级为了一线品牌材料乙,中间的升级补差价还超出了材料乙的原始卖价。让小白很不解,难道材料甲的价值为负数吗?装修公司口口声声承诺的所售材料绝不高于市场最低价也沦为扯淡。
本想着趁着315,正是装修好时节,但此时的小白对装修公司已经彻底失望。
后面的事情,就是小白多次与装修公司交涉退还定金。但C公司以设计师付出大量心血为由拒绝了小白的退还要求。维权未果,白白损失了3000元。
五、
促销噱头or诚信家装?
所谓“诚信家装节”,其实就是一个噱头,一个套路。
一个以营销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骗局。
传统的家装公司以人海战术为营销起点,高昂的广告投入作为广告支撑,巨大的获客成本让其无任何成本优势可言。而装修公司又以“盈利”为唯一的导向,真实的优惠让利也不可能实现。
另外,装修行业入门门槛极低,从业者素质抛开不谈。市场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机制和诚信机制,装修公司依然以纯粹的工程转包为核心(谁说自有工人谁是忽悠王)。不管是315,还是周年庆,都不可能提供真正诚信的的装修服务。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之语,犹在耳。传递千年,却在当今渐渐的消失。商业,是一种契约精神的产物,而契约的践行,需要双方的诚信来维持。对于没有强力约束的远古时代,人们靠的就是自我约束没有欺骗的诚信来交易。借着315这个话题热点,我们真心地期望,不管是任何时间点,这个行业都能以诚信姿态,服务每一位信任自己的用户。虽然路还漫长,但市场总会有改变的一天,总会有人愿意为此而付出而努力!
315,小V装饰没有活动,没有促销,也没有如“大熊”这样玩套路的工作人员。在小V,也许你不会享受到“上帝”的待遇,但你绝对能收获朋友的真诚。
小V装饰
线下体验:成都市国航世纪中心B座1501
首先赚钱是一定一定的,那么促销就拼人品了。不是专业人员,天知道有没有促销。
诚信的基础是标准,是检验。家装人辈子只有不多的几次,消费者要掌握标准,掌握检验方法,就太少了。这样扯皮就来了。
同时标准还存在企业自定,所以,扯皮是一定一定的,315能解决多少呢?
乱砍一通,别当正经回答
曾经我们不愿意为第三产业原创和服务买单,这部分的力量迫于生存,将价值转化到我们愿意消费且熟悉的领域第二产业材料和配套人工。由于各种不明码标价的成本造成的“虚高”渐渐被接受,且科技物流的发展拉大了材料成本差距,再加上广告溢价能力,又给了投机取巧的商人弄虚作假偷梁换柱却能乱套名目的机会。
如果糊弄人比良心服务付出少,回报率却高得多,代价还低到忽略不计,能指望多少人坚持操守?这是整个市场的恶性循环。
只有当原创和服务的价值真正得到等值的尊重和回报,让懂行的从业者心甘情愿为你服务,分化装修界的价值观和利益链,才能从源头抑制这片畸形的温床。
现在,或迫于生存,或受利益诱惑,或同质化氛围,懂装修的都在一条船上,而你在岸上,再怎么维权也只能指望运气好,遇到有职业道德的圈内人。
然而不匹配收入意味着优秀从业者只会越来越少。
医院学校也存在这个隐患。
315?
伊利闹得那么大还能起死回生呢
有证据不如指望法院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对装饰行业的影响显著。首先,这一天提醒消费者重视自身权益,增强维权意识,让装饰公司在服务和施工过程中更为规范。其次,这也促使行业透明化,消费者在选择装饰公司时可以更加注重口碑、合同规范等方面。此外,315期间很多品牌会推出优惠活动,消费者有机会以更具性价比的价格享受到优质服务。总的来说,315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也促使装饰行业不断改进提升,真正做到让消费者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