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个曾经给美的、飞利浦等牌子的智能电饭煲控制电路板测试的人员,告诉你智能电饭煲的一些知识吧: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的煮大米饭的过程是这样子的:
淘米——加水——烧开——焖一会——饭熟
然后,我听说,(嗯,真的是听说的),脚盆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煮饭方法没有充分发挥大米的营养或者是什么什么,反正就是有缺陷,就发明了一种煮饭的新流程,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煮饭的中间加入了泡米的过程,让米在煮饭的过程中充分熟透。
所以,这种煮饭的过程是这样的:
淘米——加水——加热到大概60度——停止加热,泡米(时间的长短就是不同的煮饭过程,比如标准煮一般是15分钟,快煮是5分钟,精华煮是25分钟)——接着加热到烧开——收汁多焖一会——饭熟
这就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过程,大多数的脚盆电饭煲和国内的智能电饭煲的煮饭过程都类似这样,区别是一些细节的不同,比如,有的是50度就开始泡米,泡米的时间是18分钟什么什么的,实际上区别不大。
一般的电饭煲,包括智能电饭煲,功率一般都不会超过一千瓦的,通常是500到800瓦,为什么呢?电饭煲是不可以溢锅的啊!否则溢锅的时候谁帮你揭盖子啊?所以,加热的时候,除了泡米阶段,倒不算是断断续续加热,但到了烧开以后,就肯定是断断续续的加热了。
沸腾是肯定会沸腾的,只是那时加热的功率一般只有全部功率的四五分之一而已。这个请你放心。
炖肉和炖汤的过程呢,其实更简单,就是一直加热到烧开以后,就一直小火(嗯,就是全部功率的四五分之一)慢慢烧着——得保证不溢锅呀!不同的只是设置好的小火时间的长短而已,比如炖肉是15分钟,炖骨头是30分钟等等。
最后说保温功能,一般来说,保温的意思,是当国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70度时,(一般是这个温度上下,具体各个牌子或者各个型号可能会稍微有点差别,但差别不会超过10度),自动加热,一直到90度左右时,就停止了。需要说明的是,保温阶段,一般不会重新烧开或者说加热到100度以上的,不过温度也不会低于70度就是了。
你要用智能电饭煲炖肉,收汁?这个看怎么操作了,我的建议是:打开盖子来炖,这样或许能使加热的功率大些,汁水收得快些,还不怕溢锅。一般来说,智能电饭煲有两个温度传感器,一个在锅底,一个在锅盖,烧开后用什么功率加热,是看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情况综合判断的。你可以试试
智能电饭煲通常具备多种功能,如煮饭、蒸煮、炖汤、煲粥、焖饭等,每种功能对应不同的加热方式和时间设置。
1. **煮饭功能**:通过内胆底部的加热元件,快速加热水蒸发形成蒸汽,促使大米熟透。
2. **蒸煮功能**:利用的蒸汽加热,可以放置蒸屉蒸鱼、蔬菜等,保持食材的颜色和营养。
3. **炖汤功能**:加热相对温和,通过长时间的慢煮,使食材的味道充分释放,特别适合煲汤。
4. **煲粥功能**:持久的小火加热,更适合制作粘稠度较高的粥品。
5. **焖饭功能**:采用的也是慢火加热,可以使米饭更香、更好吃。
做银耳汤时,建议选择**炖汤功能**。这个功能可以使银耳和其他配料(如枸杞、冰糖等)在低温下慢慢炖煮,充分释放其滋补效果。
炖肉时,如果想要收汁,可以在后期选择**炒菜或煮饭功能**。在炖肉后,切换到这些功能,提升温度以加速水分蒸发,从而达到收汁的效果。需要注意控制时间,以免烧焦。这样处理能让肉质更入味,汤汁更加浓郁。
相关问题:
5.茶几地毯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