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名称手机站

在接到一个设计/或是一件需要跟对方沟通的事情的时候,一般通过那些途径或者方法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提问者:半城柳色 时间:1970-01-01
网友回答
1970-01-01回答者:蝶恋花

我会不停地问,不断地拿案例/作品给boss看。
开始动手设计前的修改,是成本最低的修改。
欢迎指正一起进步:)
周末快乐

我的经验一般是:根据客户的诉求先去找一个类似的去应征他(她)的想法或去接近他(她)的想法,把对方的想象落实到实物上,当然也会出现刚开始他的想法觉得是这样的,后来会改变。虽然这样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会接近客户想表达的概念。

冒昧前来。我觉得好多客户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也可能我接触的客户不够高端)。一个方案反复改,甚至是前后矛盾的。要是他能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他就可以自己做不用你了。共同点也是有的,就是希望拿最少的钱压榨最大的价值。就算你很大程度符合了他的预期,他也要挑点刺,否则他会觉得钱花的冤枉了。如果一个方案他挑不出毛病,那不是说你牛逼,而是他无能,所以必须改改改。遇到熟悉的客户,时间长了就有经验。遇到新客户,一般都是多做几个方案,让他选出比较对胃口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反正改改改是免不了的。还有一个,审美方面的趣味性构图啊配色啊这些对客户不怎么重要,他更重视能不能凸显他认为的重点,即使做出来你觉得很难看也没办法,你只能听他的。当然你要说服他我也没意见,只能说祝你好运。

最简单的设置一些提问去了解,而不要去找一些同义词反问
(室内设计角度)如谈风格时可以谈到一些具体的东西,是喜欢石材还是喜欢木制,家具是偏爱实木的还是偏爱三聚氰胺饰面板;
特别是色彩,面积的不同,同颜色的效果差异是很大的。
清楚表意后,思索本质,有逆推思维。
参考设计行业工作者如何让自己的思维更为活跃? - 赵策明的回答此答案

最直接的就是竞品参考排除法,我的经验是客户不知道想要什么但是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只要不做出让客户直接否定不要的东西,那离双方达成一致也不远了。

问的问题相当的好。
拿设计这个具体行业来讲,迅速抓住客户的心理,第一时间明确客户最想要的东西,可以让签单过程非常顺利。
1,纸上谈兵的东西:可以参考各种国内外经典消费者心理学书籍,具体书名自己求解
2,一些小的经验之谈:
投石问路:如果经验少,可以用用这招,投石问路的技巧就是用排除法和逼近法来寻找到客户想要的答案。拿室内设计来讲,比如可以问问客户喜欢不喜欢古典装修风格,或者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如果客户能确定喜欢某种装修风格,那么一个大的方向就摆在面前,沿着这个固定的风格,找出几套具体的图片给客户。因为人是视觉的动物,单纯的语言描述很难让客户有具体的理解,必须借助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当你把图片真实的摆在他们面前,他才能告诉你yes or no。不停的排除,不停的逼近,那么离客户的真实想法就越来越近了。
tips 实际具体情况中,客户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尤其装修这种千变万化的行业,即使客户当时确定了他要的东西,也许经过一夜,第二天他的决定会变得面目全非。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待我慢慢补充)
管中窥豹:
人的喜好可以从他的外在某些具体装扮体现出来。一个精明的设计师会事先出门亲自迎接客户,这样做的意图,礼貌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看客户的车。从车的档次和品味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了解客户的实力,价值取向甚至在家里谁当家做主。
女人的包,女人的鞋子,男人的车,男人的手表等等,总有某个细节暴露自己的底牌。底牌,就是衡量客户装修报价的尺子。永远不要对一个预算只有三万的人去推销你的高档理石,那样只有白白浪费你的时间。同样你也要记住,百万身价的朋友也是百万甚至千万,住八十平房屋的客户,他能给你带来的回头客也是八十平的身价。因此你是做批发式的装修,薄利多销?还是把火力只集中轰击那么一两个大哥级别的人物?如何合理定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管中窥豹的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交流时客户的细微动作来捕捉客户的内心感受,眼神,语言甚至嘴角都可以推算出他的yes or no。与客户交流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客户刻意隐瞒自己的喜好,而是客户自己也并不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不断洞察客户心声的根本原因,你只有把一套具体的方案摆在他面前,他才能明确的告诉你这地方我喜欢,那个地方我讨厌。

我一般不会主动的去问客户喜欢,或是想要那种风格(当然除了有些客户真的风格把控的特别可以)。先说,为什么我不会直接问客户风格1:客户根本不懂风格2客户有的时候根本不清楚她喜欢什么风格,他只是网上效果图看的觉得啊哟,这个不错。3:既然我是设计师我的给她参考适合他的。
怎么做到以上这些呢,1:我会让他给我发她自己最喜欢的某件饰品,包包或是他喜欢的家具单品,以此来确定他喜欢那种感觉的东西。2:他喜欢的照片,图片,就是能体现配色这些的。3:聊他喜欢的一些材质。4:聊他的日常生活爱好……最终来确定他是否喜欢某种风格,这样谈客户和客户交流更显自己的能力吧。以上自己的方式而已。不喜勿喷,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发现这个问题也有“交互设计”的标签,所以添加一些和交互相关的答案。
利益相关: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方向,研二在读
交互设计师一般会从产品经理那里拿到设计需求,产品经理会综合考虑用户功能要求、产品发展方向和商业目标,而交互设计师通常会更加倾向于考虑用户体验,所以在设计需求对接的过程中,交互设计师应理解产品经理的需求,结合设计师自身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再着手进行设计。
在用户体验设计中,设计师通常需要考虑用户使用情景、环境、动机、需求等等内容,按照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包括: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开发实现,上线反馈等等。前期的用户研究、对于需求和功能的了解,都有助于和产品经理的沟通。所以,有时候不只是沟通,还有对于共同目标的了解,同理心。这些都有助于沟通。
设计师通常需要和下一步的执行对接,在室内设计中,是和施工对接,在互联网行业中,需要和前端、开发、后台对接,实现设计的功能。

过去中医诊病。讲望闻问切。古人云。万物一理。你这个事情我想也差不多。望。就是观察。医生看病人气色。看舌苔。看皮肤而知病情。那么。你看业主的车好坏。有没有随从。衣服贵贱。包包档次。而知这个人属于哪个阶层人士。哪一类人群。看的多了。就有了经验了。看其穿着打扮和派头就八九不离十了。上医观色。就知道什么病。那么。由于各类人会在装修上有一些个共同需求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并总结出来。但各个城市有差别。不宜套用。
闻,就是听。医生听病人呼吸咳嗽呻吟哭嚎,听病人自述。你要听业主说话的口气,对别人的态度,当然主要是他对装修的理解和需求。很多病人并不清楚自己的病,也不知道怎么治,只有等好了或者死了。同样,很多业主自己也没有明确的装修需求,更不知道怎么做,好不好,装修完毕才知道满意或是后悔。
问,就是医生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还不吃不准病情,要问一些事情,帮助判断,比如吃饭怎么样,睡眠好不好,大便干或稀,小便清或浊等等。设计师同样有吃不准的,要问一些事情,比如常住几代人,孩子大小,性别,职业,爱好之类。预算多少,电器种类和数量档次等等。这个地方这样搞好不好,那个地方那样搞行不行等等。
切,我认为,切脉实际上是在掩盖医生的分析思考过程,这个过程长,病情复杂,而病人以为医生认真。切完就开方,病人以为医生高明,不假思索,真是好水平。当然,切脉也有通过脉象验证和影响前面判断的作用。那么,设计师也要有一个综合分析前面这些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东西,然后通过验证和修正,之后拿出设计。把脉,就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设计师也是要知道业主的想法。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接收到设计需求或需要沟通的事情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明确对方的需求:

1. **面对面沟通**:直接的交流可以让你快速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想要传达的信息,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能够获取更多细节。

2. **电话或视频会议**:在无法面对面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实时沟通,能够增进理解,解决疑问。

3. **问卷或调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卷,询问对方的设计偏好、风格、功能需求等,收集信息后进行分析。

4. **提供参考资料**:可以提供一些设计案例或样板,让对方进行选择,帮助其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5. **迭代反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与对方沟通,获取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和调整,这样逐步明确最终目标。

综上,综合运用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了解对方的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或沟通。

问。

管理你客户的预期,把预期控制在合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