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名称手机站

买不起房怎么办?

提问者:落霞孤鹜 时间:2025-03-31
网友回答
2025-03-31回答者:画中仙

我的买房故事
2016-03-02 金路 父与子

到我这样一个即将不惑的年龄,住别墅、开豪车的比比皆是,而我其实只有唯一的一套不足100平米的小房子。算不上什么成功,所以今天说的事情肯定算不上心灵鸡汤。讲一讲自己从一个小山村里出来,到青岛这个二线城市扎根落脚。生活按部就班,波澜不惊,没发过什么大财,未曾创过什么事业,典型的工薪阶层,典型的买房之路,算是一条可以复制的路吧!写出来,回回头看看,算是体味一下平淡从容的真实。由衷的说一句:如果跟我学,穷定了!

轮回


有个很经典的段子,说的是一个人到祖国的西部,遇见一个放羊的小男孩。

他心里疑惑,读书年龄,却在山上羊?

“小朋友,你怎么不上学,却来放羊啊?”

“赚钱呗!”

“那钱赚来干啥呢?”

“盖房子啊!”

“盖房子干啥呢?”

“娶媳妇呗!”

“那娶媳妇为了什么呢?”

“生娃呗!”

“那娃生下来干什么呢?”

“放羊呗!”

真的是人生悲哀的一个循环!

再看看自己。

“上学干什么?”

“学知识啊!”

“学知识干什么?”

“为了找个好工作!”

“找个好工作干什么?”

“赚钱啊!”

“赚钱干什么?”

“买房子!”

“买房子干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生孩子!”

“生孩子干什么?”

“上学!”

绕一圈又回来了。好一个生命轮回,生生不息。

哪个才是人生的真相?哪种人生更值得过?

且莫为此感慨万千,人类不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发展进步的吗?

放羊、工作、房子、金钱、媳妇,生活就是要折腾这些东西。看着每月的工资条,真的好惭愧啊!总觉得自己不但拖了祖国的后腿,而且快把她的裤子给扒下来了。倒没有因此而悲伤,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祖国会有后腿?

不管是放羊娃,还是读书娃,赚钱买房娶媳妇,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相似的。房子作为最重要也是最花钱的物件,在哪都绕不过去。“家”字是屋顶下面一头猪,是不是要告诉我,如果没房子,就是一头猪!

“我想去马尔代夫,那里蓝天绿树,椰林碧影,水清沙白,是南太平洋上的世外桃源……”连笨笨的麦兜小猪都有自己的理想,何况我们呢?

不想去马尔夫的猪不是好猪,没有理想的人不是好人。人没了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咸鱼不用养活自己。而人只要活着,就得要吃、要穿、要住。

一穷二白的时光里,我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求很高嘛,还TM海景房呢!

宿舍


20005年春,一人,一箱,来青岛某机场报到。

单位不错,有单身宿舍,就在办公室楼上,加起班来特方便。跟所有新人一样,活干的不少,话说的不多。24小时住在单位的人干起活来连自己都后怕,好处是每天8点钟上班,我坚持7点50起床,10分钟洗漱完毕,从未迟到。

工作累不说,工资也低,每个月发工资的日子也是最让人失望的时候。千把块的收入,对比青岛的房价,房子对我来说,是天方夜谭。故事听起来精彩,但属于别人。

年龄相仿的同事里有几个买了房,基本的路数是,家里人出首付,自己还贷。当时青岛沧口一带的房价大概3000多,四方也不过4000有余。

有一对刚结婚的小两口,2004年,在四方入手一套80来平米的房子,共计30来万。双方父母自出10万,剩下的贷款,每月还1000多,剩一人工资刚好支出。

一个宿舍的同事,单身男青年,单位有名的相亲达人。2006年左右,在沧口买一套80来平米的房子,已经花到40多万了。家里出首付20万,剩下贷款,月供1800。自己住单位宿舍,房子出租,每月收租金1000,剩800从工资支出。

看起来,买房子好容易啊!只要你家里能把首付出了。可不幸的是,作为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凤凰男,工作挣钱的第一件事是接济家里,再就是能找个老婆。

家里的房子要翻盖,上学欠的钱要还,父母也需要孝敬。样样都需要钱!

农村一般都是这种情况,父母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你工作挣钱了,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帮家里解决问题了。至于自己买房买车的事儿,连想也别想了。

就那点钱,光凭自己工作资,首付也得攒个十年八年的。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找个家庭条件好点的女朋友,最好是当地的,不求大富大贵,起码能把房子解决了,能让凤凰男们少奋斗个二十年。村里出的几个大学生,有好些个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可我的女朋友,像我一样农村家庭,而且还在读书。

如果父母有钱有力,有血有肉,能够帮忙,那算不上啃老;如果父母没钱没势,仅剩枯骨,还硬要他们出钱,甚至以婚为名威胁,这就是啃老。

这年头,啃老的和不啃老的的人我都见过不少。

我和女朋友都是孝顺的人,19岁相识相恋,感情稳定,而且阳光乐观,坚信一定有美好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买个房子而已,能有什么啊!

裸婚


2006年2月,27岁,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还在读书的女朋友说,都认识7年了,也不打算再换了,要不咱们就结婚吧?

好啊!

没钱,没房,没车,也没孩子,实实在在的裸婚。俩人双方家里人都没告诉,就直接拿着户口本去登记了。结个婚感觉有点像私奔的意思,除了照片花了几个钱,连婚前体检都没花钱,喜糖也没买。

婚后,风清云淡,静水流深。风儿吹过平静的湖面,也只皱起几分微澜。老婆去武汉接着上学,我在青岛接着上班。

第一次结婚,没经验。单位发了点喜糖,还穷扣扣的只发了一盒。除此之外,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已婚的身体单身的心,还是觉得生活有着无限可能,什么“五子登科”的生活,远着呢!空有美好的想象却从未迈出一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吗?

双方父母终究还是知道了结婚的事儿。我父母好说,他们从不干涉本人生活。从小到大,虽未能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却给予了更为宝贵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好处是,能没心没肺的活这么些年,少了羁绊,自然放开手脚,能痛快的生活。坏处是,放开手脚收不回来,少有掌舵,容易走偏,甚至不会为自己的生活打算,好坏全沾。

可婚礼还是要办的。青岛这边除同学、朋友和战友之外,连个亲戚也没有,就我一个人在这儿也没什么好办的。本着大家都不要麻烦的原则,青岛的婚礼可免。我老家的也好说,父母都听我的。

不会让他们操心的,不就是结个婚嘛,多大点事啊!

可传统的结婚程序还得走,彩礼、订婚宴、婚礼,一个也不能少。

彩礼钱真要的不多,就是个意思:一万零一!可我上班几年挣的钱,大部分给家里了,小部分让我给胡乱挥霍。仗着人在部队管吃管住,经常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心忧天下花不也几个钱,可真到自己事上,没钱也真就抓瞎了。

老婆真不错,从自己的奖学金里拿了五千,部队的战友也仗义,借了几千,凑出来了一万多,彩礼钱够了。

五一假期订婚,十一假期结婚,婚礼简单,仅仅请了几个亲戚,到舅舅家开的饭店里吃了一顿了事,统共花费不到三千。可过程却一波三折,直至今日,不愿再提。总归是,各种不满意。其间种种,真让我对中国式的结婚有了切身体会。压根就不是和一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庭结给别人看的。

过来人的感触,这辈子结一次婚足矣!真的不想结第二次了。

借房


婚总算结了,过日子的模式得改改了。老婆07年毕业了,马上就到青岛,工作还算顺利。当务之急,住哪儿?

第一次正儿八经考虑买房的事,也体会到没房的凄凉。

白天,坐在公交车上,次第而过的高楼大厦,却无一处可容我身!

黑夜,走在繁华街道,亮如繁星的点点灯光,却无一盏为我点亮!

人穷志短。有时候就想啊,把高架桥底下两头一堵,去浮山顶上那几个山洞,都可以当房子住。有心买房,无钱下手啊。

老婆终于来青岛了,形势逼人,哪有闲功夫犯文艺青年的中二病,赶紧找地方住啊。部队的空房多,那几年工资低,穷人也多,成长轨迹差不多的前辈们发挥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扒地三尺,找出了各种各样的住处。仓库、宿舍、废弃的办公室,改把改把都可以是一个家。

看来,部队买不起房子的不止我一个,领导家也不宽裕啊。

有个领导赶上了部队的限价房,07年在沧口3000多一平米住进了新房。原来在部队改造的房子没人住了。当然了,是没有厨卫的筒子楼。我看眼里,留在心里了,厚着脸皮去借住。

领导人很好,直接给了钥匙。老婆来了,总算有个临时的落脚地儿了。

房子在的地方环境不错,出门就是机场,一大片的草地,野草、野花、野菜、野鸡、野兔子,环境也安静,没有光污染,星星月亮格外的亮,在喧闹的城市里,能寻得这样一个安静的住处,着实难得,是我喜欢的氛围。

但这样的环境就意味着,生活特别不方便,没有独立的厨卫不算,洗澡得去外边的澡堂,买菜得出去好几里,老婆在市南上班,每天倒两班车到单位,来回就是四趟,时间没俩小时下不来。关键是借来的房子,不长久,没有家的感觉。总觉得过了今天,没有明天。

怎么办?租房去。

租房


现在想想,租房的那段时光应该是到现在为止最开心的一段经历了。年轻、新婚、希望、快乐,除了没钱,别的几乎都有了。

老婆单位不错,每个月给800块的租房补贴。话说回来,对于一个中科院毕业的优秀博士生来讲,这样的待遇谈不上多优厚。但对于我们来讲,无异是三九天里送炭,三伏天里给风扇了。

照着这个标准,在我们俩人单位所在的中间地带,四方海云庵那块儿租了套一小房子,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没有暖气。楼下菜市场、烧烤摊,每年的糖球会就在南边的广场,生活超方便的一个地方。

傍晚的糖球会广场,孩子嬉闹,老人成堆,下象棋,学轮滑,抖空竹,踢毽子,彼时还没有跳广场舞的,真是一个散步的好去处。每天吃完饭,会和老婆在楼下逛上半天,尽情的享受闲暇。

有一阵,连续三个月,老婆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大概九点钟以后才能回来。于是,我吃完饭就去广场上边练轮滑,边等她下班回家。

那时候,我就想啊,怎么也没个车,不然可以开车去接她啊,要不直接在她单位附近买个房子好了!可当时的条件,让这些都只能是想想而已。

朋友曾经在空间写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她的老公看见自己的导师住着大房子,开着很好的车,而自己还住着租来的小房,每天挤公交上下班,心里有点失落。

善解人意的朋友对自己的老公说:“如果给你一套大房子,一辆豪车,前提是让你老上三十岁,你愿意吗?”

“不愿意!”

朋友笑了,她老公也释然。

对啊,虽然我们一穷二白,但有着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年轻。将来有无限可能,怕什么呢?

租来的房子毕竟是别人家的,房东经常会来检查他的房子,看看有没有给破坏之类的。虽说应该,但总是让我有点小小的不舒服。

2007年5月,岳父说:“想办法买个房子吧,我们可以帮帮忙,要是没房子在青岛也没个根,是吧?”

我跟媳妇说:“要不要买房?”

“买!”

“好!”

一房


买房,钱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钱。

算算手里的钱,只有3000块。在青岛,这些钱可以勉强买半个平米。

“照着40万的价格找个二手房,能直接住的最好。位置大概就定在四方区,在咱俩单位中间。户型套二厅,70平米左右就够。咱俩每人搞10万块,共20万。首付12万,留3万办手续用。剩下的贷款吧!”

这样想想,买房子感觉也没有多难嘛,规划的很合理。可难就难在凑这20万上。

怎么办?跟父母要?不现实!他们上了年纪,务农一辈子,哪里有钱给你买房子啊。

再加上我财商一直不高,从小就不会赚钱,工作几年,真没什么积蓄,基本上是月月光。数落了一圈,看来办法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借!

借钱,是中国最微妙的事情了,常常被人当成感情的试金石。有人说,在自己危难时刻,没有多少人会援手,借钱给你。于是便看透了人心。有人说,自己仗义出手,在一个人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帮了他,到头来,人不见了,钱没影了。于是,他也看透了人心。反正人心都大大的坏了。左右不过是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的事儿。

而我对借钱的基本态度是:这个世界上,不论他和你什么关系,都没有义务一定要借钱给你。而且,他甚至都不需要借口完全可以拒绝你的要求。

如果有人借钱给你,他可以以任何理由随时要回来。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必须要在要求的期限里马上还。

借钱是情份,不借是情理。这跟人借钱应有的心态。于是,我拿出了手机,试着给每一个有可能借给我钱的人打电话。

亲戚里面基本没张口,大多是农村的,不是不借,是基本没钱。于是,主要借钱对象就是同学朋友了。但是大家都刚刚工作不久,没多少积蓄,面对的问题也差不多。买房、娶妻、生子什么的,人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

但是凭借自己强大的人缘和脸皮的厚度,还是东拼西凑的借到了十万块。很多人让我从心底里感动。借钱的朋友,无限感激。不借钱的朋友,万分理解。这一切,都未曾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做朋友。老婆也给力,从自己父母和亲戚那里也凑了十万。那是房价马上就要开跌的07年11月。至今,我们仍然把当时借钱的账珍藏着。而且,经常会念叨:这些人都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你的人,不管到什么时候,你都要牢牢的记住。今后,他们如若有困难寻求帮助时,你都不能以任何借口来推托。

钱的问题搞定了,便开始看房的生活。标准还是那个标准,觉得最好还是找一个能直接入住的房子。具体过程不详谈,相信每个看房的人都有自己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各自体会吧!

房子最后定在了青岛的一个说偏不偏,说繁华不繁华的地段,好在买菜购物都算方便。离医院和殡仪馆都不算远,人生两头出点什么事都方便。最让我喜欢的是紧挨着嘉定山公园和北岭山公园,没事爬个山,倒也自在。山里的孩子,对山的感情永远无法舍弃。

房子67平米,44万左右,加上家具和简单刷墙、换卫浴什么的,乱七八糟算下来,50万搞定。首付了16.3万,贷款28万。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尽管她很小,也不算新。那颗飘着的心,总算有了归宿。

住进自己房子的那一刻,觉得人生好美!

愿望的实现可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带来精神和生理上愉悦,从而让你体会到幸福感。但人体内的多巴胺不可能永远处于较高的水平,生物调节功能总是试图将状态调整回正常状态。一般来说,6个月左右,多巴胺会减少,甚至消失,一切终将归于平淡。爱情,房子,金钱,一切能带来幸福感的东西都是如此。

拥有了自己房子之后的半年,兴奋期过去了,房子的各种缺点也就体会出来了。小,没有阳台,西南向,还挨着重庆南路,吵的要死。人与房子的浪漫关系出现了问题,会感觉到痛苦。

说服自己,顺应习惯,倒也逐渐的喜欢上了些许破旧的小区。09年底,儿子出生了。上帝给的天使让这个家愈发幸福。真正的勇敢就是了解了真实的世界以后,仍然会爱着他。我对这个房子也很勇敢,一直陪她到了11年。将近4年的生活里,中间11年转业在家带孩子一年多,每天在小区里遛孩子,认识了一帮辣妈,还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和物业也打得一团火热。还因为小区里的一位阿姨做过中医,在她的介绍下认识了好多野生的草药。同楼层和楼上的邻居处得也很不错,楼下的呢,我就不吐槽了。总之,那是一个充满人情味,至今仍让我怀念的小区。

过渡


老婆单位因为拆迁补偿了一座楼,被用来做过渡房使用,主要分给年满35周岁未婚青年,或者已婚无房户,也就是没有享受过福利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的人群。位于青岛浮山后一个有名的土豪村自建的小区。小高层,套二厅的房子,面积90平米左右,要交点房租,但物业费可以不用交。

小算盘一打,觉得把房子租下来比较好。腾出的房子可以租出去,每月还能赚点差价。于是便开始居住在过渡房的时光。

结婚时买的家具、空调、冰箱什么的全给留下了。房子布置的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倒也好租。直接租给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她妈妈陪着住。爱干净,讲礼貌,有教养,房子给保护的特别好。而且一租就是3年,中间也没出过什么别的事情,顺风顺水。

搬到过渡房里,虽然房子大了,小区绿化也好,还带电梯,环境安静了很多,而且一个楼上住的全是老婆单位同事,彼此熟悉,但是因为的小区的其他楼座全是村里的拆迁户,还是深深的感到了村里的土豪和排外的气场。特别是物业,牛气冲天,与以前住的小区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们那座楼的人,在这些父老乡亲的嘴里有一个规范的称呼:外来户子。

有一次带儿子在小区的广场上玩秋千。一本村老太太带的孩子也要玩,直接和儿子抢。儿子不让,小孩的事,不多管。结果,老太太来劲了,开始嘟嚷:“这秋千都是大XX村修的,是大XX村的,结果现在全让这些外来户子给占了!”小区QQ群里也洋溢着一股子“你们能到大XX村,真是赚了大便宜”之类的氛围。

这素质!呵呵!

对了,买第一套房子欠下的20万元债,通过我和媳妇俩人齐心协力,省吃俭用。一心对付眼前的苟且,忘掉心里的诗与远方。终于在11年左右,全部还清。中间还很土豪的借出点钱,虽然到现在还有两万多基本上打水漂基本回不来了。但真没觉得怎么着,等着吧。我们俩人对钱就是这么没感觉。

房子离单元很远,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来回将近俩小时。儿子每天睡眼朦胧的上车,在车上睡一路,到了幼儿园也不愿下车。房子还有两年时间就要到期,孩子上学的户口还在四方,如果再回去上学,显然是不允许。最好的选择就是换个离单位近点的房子。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俩看,老人很少帮忙带。这样的话,接送也方便。趁现在还有房子住着,张罗着换房子的事吧!

于是,买人生第二套房子的计划也就在13年底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房


换房子简单,最大问题依然是没钱。从07的到13年7年的时间,青岛的房价涨了差不多得有3倍。在四方小房涨得不多,从当时买的时候6700到了10000多一点吧。但要想换房,先得卖房。和房客提前打了招呼,正好3月份到期。房客仍然很客气,提前半个月就把房子腾空了,而且特地给打扫一遍。和老婆买了点东西登门表示感谢。当时我要退给她们500块钱表示一下歉意,但人家说什么也不要。

嗯,这买卖做的,有君子之风!

之后,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房子从里外,收拾的干干净净。房子虽旧,但一进门,必须要有一股子清新之风。目的只有一个:好卖!

在几家中介把房子信息挂了出去,很快便有了消息。一周的时候,几乎天天都看房子的,但观望考虑的居多,少有几个真正有意的。反正我也不着急,这边要买的房子还没看好呢!

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老婆打电话,说有人要看房子,正好她有时间,就去了,我也没管。到了晚上7点多吧,老婆打电话来说,人家相中房子了,要定。我没放心上,买房子这么大的事,哪能说定就定的,不得看上个几回。反正也没事,还是去看看。

房子里是年轻的小两口,当初租房子的中介大姐领来的。女孩怀孕,男孩看着挺憨厚实在的一个小伙。闲谈中得知,小两口刚结婚没几年,现在女孩怀孕了,想买一个能直接住,不用装修,最好是家具也不用买,能直接拎包入住的房子。显然,我们家小房子符合她的标准。当然,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当初差不多。让我想到当年自己第一次买房时的情景。

得嘞,这价格是要不上去了。

死命咬住自己的心理底价,没有松口,最后到了一个双方算是基本满意的价格。谈妥,签合同,交钱,交房,中间虽然有点小波折,好在也不麻烦,整体算是很顺利。

好了,房子卖了,剩下的就是看房子买房了。

刚开始看房的时候,下定决心是坚决不看二手房了,一定要住新房。可市南区新房不敢想,均价过两万了,手头没个200万想也别想。于是便把市北区的房子看了个遍。从14年的4月份开始,基本上看了个几百套吧。后来终于在老四方海云庵附近相中一套房子。户型比较理想,150平米吧,套三双厅双卫,小高层,价格嘛,能谈到9200左右,全拿下来150万吧。准备贷个60万,卖房的钱,还有自己的积蓄,再跟亲友凑点,差不多就够了。小区环境超喜欢,江南风格,4个小高层,其余房子全是叠拼别墅,那是下一个奋斗目标。小区位置闹中取静,完美!

剩下最后一项,上下班走走试试。结果梦魇一样的山东路,整整堵了一个多小时。梦醒了,还是听老婆话,转转市南的二手房吧!

市南区,号称青岛的靓丽名片,外地人眼里的一溜儿海边,房价直逼北上广深。在这儿上班可以,但在这儿买房,要血命了,想都没想过。但对于我们来说,在单位附近买房却是最合适的。

于是乎,又冒着酷暑,开始了新一轮在市南看二手房的历程。断断续续在老婆单位周边看了一个多月的房子,终于确定了一处套三的房子,各方面都很理想。离老婆单位走路10分钟,过了马路就是孩子将来要上的小学,离我单位骑车不过30分钟路。唯一不理想的就是价格,160多万,然后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最多35万,再用商贷算二套房,不划算。资金缺口太大,一时踌躇。

最大问题还是没钱,而且还是挣不来钱。怎么办?办法还是那个,借!

不过这次借钱比第一次的时候好点。经过几年的奋斗呢,朋友们手里或多或少的都有点积蓄,有余力帮助别人了。


“我要买房子了,有钱没,借个5万吧?”

“行,5万够了吗?”

“要不你给10万?”

“好,什么时候要?”

“这个月吧,你能不能再给加个5万。”

“嗯,可以。这下差不多吧?”

“要是再给个5万的就更好了。”

“你别太过分了啊,你嫂子马上生了,你不得给我留点钱!”

“好,好,那好吧!”

这真的是我亲哥!

“我要买房子,有钱没,借个10万?”

“没有!”

“少了8万跟你绝交!”

“那你什么时候还?”

“那你什么时候要?”

“不好说。”

“这样吧,你第一次催,我会先还你4万。你第二次催,我会再还你4万。你要是非得一次性让我全还啊,绝交!”

“好吧!”

这是真哥们!

具体借钱的过程就不展开说了,让我们夫妻二人没想到是,短短的一周时间,竟然借到了70万的巨款。

我滴那个天呢,人品无敌了,爱死这帮朋友了!

好吧,又是东拼西凑的买了人生第二套房,把新房子从里到外,彻底的折腾了一遍,来了一次费心费力,费工费时的装修。老婆把单位的房子退了,2014年底,搬到了新家。

未来


接下来的生活依然平淡如水,又要牺牲诗和远方,集中对付眼前的苟且。上班,下班,做饭,陪孩子玩,生活里还是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事情发生,估计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对于我和老婆来讲,所谓的珍惜现在就是: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天班,仔仔细细攒下能攒的每一分钱,拼尽全力尽快还上欠下的钱。

有理想,有土壤,有期待,有依托……就这样吧。

你眼前的苟且,不正是他人眼里的诗和远方吗?


微信扫一扫

首先,考虑通过租房来解决当前的居住问题。租房可以让你在不需要负担按揭的情况下享受居住的灵活性。其次,审视你的财务状况,制定出一份合理的储蓄计划,努力增加你的首付。同时,可以关注一些共有产权房或经济适用房,这类房源通常价格适中,适合刚需购房者。另外,尝试提升个人技能和职业竞争力,增加收入,有助于更快实现买房目标。最后,保持乐观态度,买房是一个过程,规划好时间和资源,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