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钞票都是用纸印的,钞票主要原料是
棉浆
,有时掺有部分麻浆
、化学木浆
等。对这种纸的要求是强度
高,特别是耐折度
达几千次以上,并有较大的抗水性能,适于
凹版印刷
。为了防止伪造,纸上饰有
水印
或夹入“绶带
”(合成纤维
)。近年来
彩色复印机
问世后,复印假钞票的案件屡有所闻,故又研制出了在钞票上涂以特殊化学品。
特征纸上饰有
水印
或夹入“绶带
钞票纸厂
保定钞票纸厂
: 保定钞票纸厂是新中国第一家钞票纸厂,隶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始建于 1956 年,座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
。该厂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10亿元,拥有职工 2842 人。是国家大型企业,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钞票纸专业生产厂家之一。该厂集生产与科研于一身,不仅承担着全国几乎所有种类钞票纸和绝大部分数量的钞票纸生产重任,还承担着钞票纸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重任,对发展我国钞票纸事业和确保货币发行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制人民币用的纸张,是特制的纸张,一般叫做钞票用纸。这种纸张,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纸的质地高超。制造这种纸张的原料,主要是棉短绒,比一般的造纸原料贵重得多。造纸原料配方,有着严格的固定比例。造出来的纸,质地光洁细腻,坚韧耐折,挺括平整。如果用手拿着钞票在空中抖动,或者两手拿着钞票的两端一松一紧地拉动,或者用手指轻弹纸的表面,都会发出清凌明脆的声音来。而普通印刷纸的原料大都是稻草、麦杆、破布等,纸的质地绵软粗糙,韧性和张力不足,极易拉断。如果在空中抖动,它的声音发闷。
2.无荧光反应。这种纸张所选用的原材料都是纯净清洁,不含杂质,白度很高,不添加荧光增白剂,呈自然的洁白色。如果在紫外线的光照下,没有的荧光反应。而普通的印刷纸,一般都要添加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会发出明亮的蓝白荧光来。
3.水印。人民币的钞票用纸,较普遍地采用了水印技术。第三套人民币元券以上的钞票纸内,都有五角星图案的满版水印。其中10元券钞票纸内采用的是天安门图景的固定水印。第四套人民币钞票用纸,1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采用的是人物图像固定水印,其他的元券以上钞票,用的是古钱图案满版水印。
4.安全线。人民币的部分钞票用纸,在造纸过程中采取了设置安全线的措施。如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100元券、50元券,在钞票固定的位置上都设置了安全线。这些钞票日常将它平视时,是看不见安全线的。如果将这些钞票迎光透视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钞票纸内有一条立体感明显的暗色安全线,在票面的表层即可用手触摸到,线的部位是隆起的,特别是流通过一个时期的钞票,此特征更为明显。
人民币竟是棉花造,在印钞工人眼中,这里的钞票并不是“钱”,仅仅是“产品”
6月20日清晨,成都温江,成都印钞有限公司的大门慢慢打开,运钞车队缓缓驶出,驶入滚滚车流,开向喧嚣都市。
在成都印钞有限公司,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重复。少有人提及,这个有着51年历史的印钞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既能印制钞票,生产钞票纸,制造硬币,甚至精炼黄金白银的企业。每天早上,几千名员工从城市的各个方向聚拢而至,他们分散在防伪印刷、特种专用纸张生产、金银精炼、贵金属加工等不同的岗位,从事着外人看来颇具神秘感的工作。
8月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获准进入,在最一线的位置,探访一张白纸是怎样成为“国家名片”人民币的。
胶印工序,人民币制作第一道工序。
进入凹印、印码等工序,凹印后印出来的图文具有很明显的凹凸感觉。
生产
印钞票层层工序 耗时1个月
成钞公司大门口,紧握枪支的武警驻守,在这里,有着严密的安检措施。在经过层层申报审批,暂存随身携带的手包和手机后,记者获批进入生产车间。瞬间,静谧被机器的轰鸣代替。
在车间内,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有序忙碌着。在这里经过多道印钞工序及干燥、检验等环节后,一张张雪白的印钞纸“摇身一变”,成为红红绿绿的钞票,整个过程前后需要耗时1个月左右。
作为第一道工序的胶印,属于平版印刷的一种,虽然该技术在其他行业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印钞行业对其精度的要求更高。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张张被送入胶印机的雪白印钞纸,经过油墨的印刷,有了各色各式的底纹,有印着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穹顶,还有取材于古代青铜器的纹饰等。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市民们常通过触摸主席头像、国徽等辨别钞票真伪,假如手里是一张真钞,指尖则会感受到明显的凹凸感,而真钞所特有的凹凸感来自于人民币特有的印刷方式——凹印。凹印机旁的油墨味较其他区域更为浓郁,从它“嘴里”吐出来的“产品”图案立体,层次分明。在印钞界,曾有“无凹不成钞”的说法流传,直到现在,凹印仍是世界各国钞票中必不可少的防伪手段。
此外,每张钞票正面的左下方都有一排数字编码,这便是人民币的冠字号,印上冠字号的工序则被称为印码。冠字号码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用来标记印刷批次和排列顺序。工作人员介绍,每张钞票的冠字号就犹如身份证号一般,具有唯一性。印码体现着印钞行业中的数字化管理,方便追踪。
“这屋子里的味道,应该就是你们说的‘铜臭味’了吧。”拿着大版的印钞纸,一位工作人员笑道。“可在我们的眼中,这是油墨的清香。”
一名工人对成版的“产品”进行仔细检查。
钞票纸主要成分来自棉花
在钞纸车间,一位工作人员拿出一大张钞票纸,轻轻抖动,发出清脆响声,完全不同于一般白纸抖动时的声音。据了解,这是因为人民币的特殊性从钞票纸的源头就和普通纸张大不一样。普通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和草质纤维,而印钞纸的主要成分是棉纤维或亚麻纤维。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棉花到印钞纸大致需要打浆及造纸两个过程。
“每张钞票上都有一个水印图案,迎光透视时,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人像或文字。”工作人员说,水印不是后期加上去的,在造纸过程中便形成。并非在纸表面,水印是“夹”在纸中的。
样张比对,检查缺印、错印、倒印等等。
制作精密厂房内温度湿度要求高
印钞是一个精密的生产过程。据了解,印刷车间内的气温必须保持恒定的工艺温度范围内,因为一旦温度过高或过低,纸张会发生形变,使印刷图像的位置偏移。
在人民币生产的全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每个机台、每个工序都应用了在线、离线质量检测设备,全过程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凹印工房里,工人小李拿着放大镜,将凹印机里吐出的产品与手里的样张认真比对。他要检查的内容很多,是否有缺陷、瑕疵等等。小李告诉记者,“为确保万无一失,还会坚持人工抽查。”
精密不仅体现在质量上,作为目前我国计划性最强的行业之一,印钞厂的生产数量要完全按照央行指令计划进行,以满足发行需要为宗旨。
人民币检封工序,一张报纸大小的钞票纸裁剪成35小张。
改变
走出大山这个公司曾在深山老林“潜伏”28年
中午12点,安静的成钞公司开始喧闹,身着工装的职工从各个工房鱼贯而出,他们要等待红绿灯,去工厂对面的食堂用餐。工作区和生活区的绝对分离,是印钞企业一直以来的传统。
事实上,成钞公司的前身是国营东河印制公司,今年是成钞公司搬到成都的第23年,之前28年,它一直静默“潜伏”在旺苍县的丛林深处,那里距成都市450公里,距离宝成路干线为67公里,分厂与分厂之间最远距离为33公里。在老印钞人的记忆中,彼时每个月,东河公司会统一发车,送职工到最近的镇上采购生活用品。
“1993年,为了寻求新发展,我们走出大山深处。”在老员工王先生的记忆中,那是一场庞大的搬迁,整整三个月,在跨越崇山峻岭的运输线上,几乎每天四五十辆甚至上百辆运输车组成的庞大车队,一批批押运物资、设备及家具。
“公司各分厂的保密资料、档案、主业产品都是武装押运。”王先生说,押运中,部分贵金属、原版和印钞产品,是由四川省公安厅直接跨市县指挥,出动了38辆产品车及押运护卫车。
“保密和安全,始终是我们印钞行业的绝对红线。”
质检程序,“白纸”基本变为人民币。
高自动化曾经有500位专职“验钞员”
钞票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检封,质检工人要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比如:号码有没有印错,颜色是否均匀,票面是否平整干净……
走在宽大明亮的检封车间走廊,老员工王先生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人数最多的厂房,在这里,一台台流水线机器负责将每一张报纸大小的钞票纸裁剪成小张,再进行捆扎与封装,“那时候有500多位专职‘验钞员’,从一楼到四楼都是检封车间。”
这些年来,随着印钞生产各环节的高度自动化,现在检封车间员工缩减了一半。走进车间大厅,完成印刷的钞票正在被裁切、检查、封装,这一系列的流程完全实现自动化生产。但另一边,还有一些要进行人工抽查。车间内,一个个质检女工的手里和桌上是一沓沓新版百元人民币。明亮的灯光水银般地倾泻着,他们快速的翻看着手中的人民币。
为防止工作疲劳,工人们会互相轮岗。小霞在检封车间已经工作了十年,她告诉记者,在她们眼中,这并不是“钱”,仅仅是“产品”。
“高大上”也接地气儿人民币防伪技术已经用于市场
在外人看来,印钞厂是重兵把守的神秘行业,人民币防伪技术更是绝不外传的绝对机密,但事实上,“高大上”的技术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据了解,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钱币,主要是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共采用20余种防伪技术。其中,单个券别采用防伪技术最多的是100元券和50元券。
除了沿用传统的水印、安全线、凹版雕刻等防伪技术外,2015年新版人民币还使用了目前国际主流的光学防伪手段,采用更多新的大众防伪技术,将防伪技术充分地应用在钞票的机读功能中。
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一些知名品牌的防伪标识,就应用了人民币防伪技术,“像机动车证件、各类证书、保修卡、某款花露水,还有某酒类产品的防伪标识,就是我们制作完成的。”
释疑
疑问一 印钞厂员工都是什么人?
层层关卡、重兵把守,神秘的印钞厂里都是什么人在工作?坊间传闻,是被判死刑或者服刑期间的劳改人员。
对于这样的揣测,老员工王先生习以为常地笑道,“这是一些人的臆测,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印钞行业的员工可以说是金融行业唯一的产业工人。近年来,整个印钞行业新进的员工,普遍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和其他企业一样,印钞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入选者要经过严格政审,而在员工的培训上,印钞厂更强调保密意识。“但在企业文化生活上,我们和其他企业没什么两样,有运动会、文娱活动等,也有企业文化建设。”
疑问二 有可能偷带“成品”走吗?
身处“钱海”之中,随手带两张出去应该也不会有人发现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事。
记者在参观成钞公司的车间时发现,四五米高的车间屋顶上布设着监控摄像头,纵横交叉,做到监控无死角无遗漏。
谈及印钞厂的安全防盗问题,职工小霞说,除了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印钞厂还采取了“数字管理”和“双管制”的人防措施。“数字管理”是指钞票经过每个工人的手,一张都不能少,即使里面有废品,也必须挑出来,正品和废品一张不少地传到下一个工序;“双管制”是指印钞过程中,产品交接和库房管理都必须两人以上,不能一人单独操作。此外,因为国家从法律层面做了严格的规定,盗窃在制人民币产品会比一般的盗窃罪面临更严重的处罚。“尽管每天身处所谓的‘钱海’中,大家从来都是不屑做这些的。”
每张钞票上,都会存在一个水印,它是钞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防伪手段之一。它的生产,受法律限制的,同时它又是一种高精度的艺术品,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作为钱币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具备水印识别知识。
水印最初是意大利的一些造纸匠们在13世纪时创造的。1281年,意大利有个造纸匠偶然把一根铜丝掉进了造纸的框框里,纸造出后,发现纸上有半透明的线条。这一发现启发了造纸家们,于是他们把各种图像花纹刻在盛纸浆的抄纸帘上,由于花纹凸凹的纹络不同,制出来的纸张上就明显地出现原来设计的图案,花纹凹的地方,纸厚了一点,花纹凸出的地方,纸薄了一点。带水印的纸张就是这样制成的。早期的水印形状为十字架,横臂两端有一小圆圈,中心有一大圆圈,它是早期希腊教会秘密派别的标记,并以此作为一种秘密联系的方法。在很长一个时期都是代表宗教的标记,除少数造纸专家外,很少有人知道水印的这个作用。后来,欧洲使用纸币时,发现了假钞,水印防伪才引起了造币家们的重视。1666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银行率先采用水印纸钞票,此后,这种方法逐步在世界发展起来。
钱币之所以采用水印纸,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伪,这可以从下面一段故事及水印生产发展史得到证明。1887年,法国政府中的一些高级官员私自进行勋章买卖,总统的女婿威尔逊成了被告之一。可是狡猾的威尔逊伪造了证件,扬言凭此足以证明他与此案无关。这时,法庭请来造纸厂的技师进行鉴定。技师根据纸张水印的标记,拿起威尔逊提供的证件,对着亮光看了看后肯定地说:这种纸是1885年生产的,而证件上注明的日期却是1884年。于是威尔逊受到了应得的处罚,法国政府内阁全体辞职,总统格雷维也被迫下台。
水印,是在造纸过程中形成的,是“夹”在纸中而不是在纸的表面,迎光透视时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人像或文字。它是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用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的。钱币的水印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满版水印,即水印图案在票面中不固定,散布在钞纸各个部位,如同花布一样;另一种为固定水印,即水印图案固定在票面的某一固定位置,常以人物头像或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为画面题材。
目前,世界各国的国家银行,为防止有人伪造钞票,都要在钞票纸上制作各种各样的水印花纹。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上使用的水印花纹约有几万种,除纸币外,还被广泛用于国际文件、产品商标及各种证券上。
在钱币收藏的过程中,如果对钞票真假拿捏的不准的话,可以把水印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其中的学问也是很大的。
官方不会公布,机密.
人民币用纸张是纸币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印制技术、质量水平都要集中反映在一张钞纸上.纸张历来是纸币的传统防伪手段,钞纸都经专门制造.造纸的原料大多采用纤维较长的棉、麻等植物作纸浆,这样造出来的纸张光洁坚韧、挺度好,耐磨力强,经久流通纤维不松散、不易发毛、断裂.钞纸一般带有网纹,或纸面施有塑性涂料或压光等. 在造纸过程中,还专门采取了以下先进的技术,使纸张具有防伪的特征,以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纸张.
1、水印
人民币采用了水印纸,水印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制模具,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的,它在造纸过程中已制作定型,而不是后压印上去或印在钞票表面的.因此,水印图案都有较强的立体感、层次感,而纸张表面保持了平整光滑.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水印仍被世界各国防伪专家公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伪技术,继续被各国采用并有所发展.大多数国家的钞票、重要的国际文件、设施图纸和各种票证均采用了水印纸印刷.我国从第四套人民币就开始使用水印,在第五套人民币lo0元纸币和50元纸币的正面左侧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与主景人像相同、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固定水印;在20元、10元和5元纸币中,分别可以看到荷花、月季和水仙花的固定水印;在面额10元的纸币中还采用了白水印,位于双色横号码下方,迎光透视,可以看到透光性很强的图案“10”字样的水印.
2、安全线
安全线就是在造纸的过程中采用特殊技术在纸张中嵌入二条比较薄的金属线或塑料线.近年来,许多国家还在安全线上加进了很多防伪技术,如印有缩微文字的安全线、有磁性和全息特征的安全线、荧光安全线、开窗式安全线等等.安全线属于可靠性、独占性良好,且易于识别的一线防伪技术,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与多种防伪特征结合使用,使防伪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安全线在目前的钞票防伪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将安全线埋入钞票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其完全埋入纸张中间;另一种是间隔地埋入纸中,部分显露在纸张表面,被称为“开窗式安全线”.在第五套人民币中,这两种方法都被充分利用,100元和50元采用了全埋入式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迎光透视钞券中的安全线,可见“rmb100”或“rmb50”字样的缩微文字,仪器检测有磁性;20元为明暗相间的磁性安全线;10元采用的是开窗全息文字磁性安全线,当转换观察角度时,在银色的安全线上可以看到色彩变幻的“10”字样.
3、纤维
彩色纤维和无色荧光纤维是在造纸过程中将红色、蓝色或其他鲜艳色彩的纤维,或者按比例均匀地加在纸浆中,或者加在纸张局部.同样,将五色荧光纤维加在纸浆中造出的钞纸,只有在紫光灯下才能看见纤维的荧光反映.在第五套人民币上均采用了在纸张中添加红色和蓝色特种纤维以及无色荧光纤维,使得纸张防伪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此外,运用于钞纸上的为防止现代复制技术伪造假钞而研制出的新型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具有使现代复制技术完全失效的能力,可供机读.目前人民币还没有大量采用该技术,只是在建国50周年的纪念币上采用了该技术.
文/金融分析师行少点金(v信:zg8744544)
钞票等有价证券所用的载体--纸张不同于一般印刷纸。尤其是印制钞票的纸均采用坚韧、光洁、挺括、耐磨的印钞专用纸。这种纸经久耐用,不起毛、耐折、不断裂。其造纸原料以长纤维的棉、麻为主。
有的国家还在纸浆中加入了本国特有的物产,如日本的印钞纸浆中有三桠皮成分;法国法郎印钞纸浆专用阿列河的河水等。美国财政部用的印钞纸由马萨诸塞州科阔与塔尔顿两公司承包专办。笔者专注金融领域已有数年、如有投资意向的朋友或者被套的朋友可以加我一起探讨v信、jfds919520一种带红、绿纤维的印钞纸是美财部与两公司共同开发,自1879年造出,沿用至今。其原料是用废旧衣服,大量收购棉布裙,剔除白色织品。配方一直保密。1879年以来许多伪造者分析其成份,试图制造这种印钞纸。这种纸含棉75%,亚麻25%。原来纸中的亚麻是100%,之后又改为75%,又改为50%。这种纸中有一定量的红、绿色纤维丝。
近年来,为了延长钞票的使用寿命,有的国家研制并应用塑料代替印钞纸张载体。1966年澳大利亚发现一个有组织的试图伪造10澳元的集团。于是1968年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委托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研究用聚合物(塑料)材料作印钞纸。塑料钞耐折、耐磨、耐撕裂、耐污染,在1988年澳大利亚建国二百年时,银行决定只在这一年发行新澳元10元券纪念票(1988年1月27日发行)。其大小式样与现行的10元券标准相同,现行钞仍继续发行。塑料钞票在不同角度光照下,颜色还有不同的变化。
一般纸张在紫外线照射下均显有荧光,于是印钞纸及一些有价证券或票据则采用无荧光的专用纸防伪。如各国的纸币、护照以及一些票证的纸基的无荧光,这样也更容易显露出附加暗记的荧光图文。在印钞技术中常用的纸张有以下几类:
1. 水印纸:应用铸模机制成的具有浮雕形的、可透视的、可触摸的图像、条码等的纸张。造纸过程中,在丝网上安装事先设计好的水印图文印版,或通过印刷滚筒压制而成。由于图文高低不同,使纸浆形成厚薄不同的相应密度。成纸后因图文处纸浆的密度不同,其透光度有差异,故透光观察时,可显出原设计的图文,这些图文即称之为水印。据报国外新研制一种透明水印,只能从某个角度观察方可显示、辩认,用扫描仪不能复制。
2. 化学水印纸:将化学物质印刷在纸上所制成的水印纸。
3. 超薄纸:表层具有不同颜色、可用来防止擦去数字或签名等的防伪用纸,也称低强度纸。
4. 防伪嵌入物:纸张中加有或涂敷具有防伪作用的小圆片、微粒、纤维、丝带、全息图、带有文字的半透明窄条等。
钞票通常是用一种特别制作的纸张,常见的是以棉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纸张,部分国家的钞票还会加入其他材料,如麻、合成纤维等。这种纸张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确保钞票在流通中的耐用性。此外,钞票纸上通常会添加一些防伪特征,如水印、彩色纤维,以及特殊的涂层,以提升安全性和识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