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巾每天与我们的身体亲密接触,它的主要成分棉纤维很容易“藏污纳垢”,如果清洗方法不正确,就会成为家中的污染源。 毛巾上常沾有人的汗液、泪液等分泌物,以及从环境中沾染的致病微生物,如沙眼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及霉菌等,如果不勤洗、勤晒,大量细菌会在毛巾中存留、繁殖,用这样的毛巾擦身体,很可能造成感染。因此,用完毛巾后要及时清洗,最好每天用香皂洗一次,然后在太阳下晒干。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变硬了。这主要是因为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与肥皂结合,黏附在毛巾上造成的。此外,长时间的污垢残留也是变硬的原因之一。为防止毛巾发硬,除了经常清洗之外,每隔一段时间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或碱液,将毛巾煮沸几分钟;煮沸时,毛巾应全部浸入水中,避免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而增加强度甚至脆化。 再者,毛巾用的次数多了,还会变得油腻发黏而且吸水性差,并散发出一股馊味,越用肥皂洗反而越黏。这时,可以用适量的盐水搓洗后,用热水烫一下,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不但可使毛巾恢复本来的颜色,怪味也能消除。 毛巾是纤维织物,使用时间长了,深入纤维缝隙内的细菌很难清除,清洗、晾晒、高温蒸煮等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细菌数量,并不能永久清除细菌。长期使用旧毛巾的话,会给细菌入侵造成机会。所以,最好三个月左右换一块新毛巾。
据统计,我国毛巾消费人均1.2条/年,而邻国日本、再远一点儿的美国等国家则是几倍的消耗量。毛巾用久了,潮湿的质感给细菌带来很好的生存环境,这样的毛巾其实很脏。无论多好的毛巾,使用期限都应该是半年一换,不然,你看看会有什么细菌在上面等着你呢
个人觉得一切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专家建议毛巾应该每隔三个月换一次,那么三个月内毛巾只是用了一次,是不是也该换?所以毛巾是否更换得按毛巾耗损程度考虑,毛巾细菌多少与用多久没有关系,在使用完成后应该清洁毛巾,定期开水烫泡消毒。
毛巾建议每周更换一次,以保证清洁和卫生。如果不更换,毛巾上会滋生大量细菌,有研究表明,使用超过两周的毛巾细菌数量可能会增加到成千上万。细菌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容易繁殖,可能引起皮肤感染或过敏等问题。因此,保持毛巾的干燥和定期更换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