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敢说题主脑补的对阵场景肯定是上帝视角的。但实际上通常只有总将,甚至总将也看不到全局的态势,更不用说普通士兵了。普通士兵一排排列阵,只有最前面的几排看得清对面最前面的几排。后面的人根据前面的人来行动的。所以说大将单挑,对全军影响最大的是士气。(当然假设大将不是总帅,不统领全军。如果总帅上去单挑死了,那没啥好说的了,全军溃散。)
当本方旌旗招展,鼓号喧天,重重欢呼声中一员大将策马杀出,结果被对方一刀斩了,可以想象对本方士气是多大的打击。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本方大将斩杀对方时,自然是本方群情亢奋,一个杀字,前三排的士兵已经冲出去了。后面的人听听喊声好像本方胜了,前面的人也冲出去了,自然也会士气高涨冲出去打。然后本方就有势了。反之,前面的人刚看到本方大将一刀被斩,心神恍惚之际,看到对面黑压压的人杀过来心理上优势全无。前面的人一犹豫后面的人就知道败了。如果前面的人掉头就跑,后面的人自然就是兵败如山倒。
上图是我蛋疼时候用全战将军2模拟了一下骑兵冲击铁炮队。如图下方所示,本方所有队伍都没死绝,但已经溃不成军了。全军溃散的时候,满编160人的部队也无心恋战了。事实上大多数时候,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一队人死了一半,剩下的就溃散了。而对方简直就是无损击杀溃军,就看追不追的上而已。所以说很多时候别看双方兵力差不多,实际上决定因素是有多少人实际有心参战了。有点像是三大战役后的国军,兵力总也有那么几十万的,但士气没有了,对战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投诚共军,那这仗已经不用打了。
所以综上,只要题干中说的“大将”不是带兵的总帅(有点专门用来单挑的意思),那么单挑对全军的最大影响主要还是在士气上的。然后双方的士气差最总决定了这场战斗的结果。顺便一说,古希腊也有双方英雄单挑,到罗马开始逐渐逐渐打仗求实惠了。
古代行军打仗时的战斗方式与影视剧中表现的并不完全相同。首先,真正的战争并不会像电影那样只通过单挑决胜负,战斗的复杂性往往远超出这一情节。一般来说,指挥官的战略战术、士兵的军队素质、地形、天气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战争的结果。
其次,在许多历史上,古代战争确实存在将领之间的决斗,但这并不是主要的胜负决定方式。战场上更多的是大规模阵型对抗,双方利用弓箭、投石机、骑兵等兵器展开综合性攻击,强调的是整体的战略配合与团队作战。
另外,胜利的一方进行掩杀也是战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在古代,战斗的残酷性和生存压力使得胜利者往往要彻底消灭敌人,以避免他们在未来的侵扰。这种行为有时候被称为“追击”,旨在扩大胜利的成果和削弱对手的力量。
总体来说,虽然影视剧可能会夸大一些情节,但古代战争的确复杂多变,且往往是整体军事战略的较量,而非单独将领之间的对决。
由老大指定武力值比较高的将领出阵PK,自己不出面。